这似乎是卓一凡有记忆以来,全家第一次睡到自然醒。
他们不慌不忙地洗漱更衣,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温暖的床铺上,仿佛也在为这个家庭的幸福时刻喝彩。
他们知道,从今往后,生活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而今天,就是那美好未来的起点!
推开家门,却顿时目瞪口呆。
“出来了,开始!”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人山人海。
从恍惚中回过神的一家三口,先是向长辈们请安并回应他们的关切,随后自然而然地走向各自的小圈子,开始闲聊寒暄。
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笑声回荡在空气中。邻居们纷纷送上祝福,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一家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受到熟悉的归属感。这份热闹与温情,正是他们大杂院这个大家庭的味道。
百家宴流水席,这可是一年一度过年时大杂院的保留节目。
今天却是恭贺寒门状元的荣耀之宴,邻里们皆为之骄傲。
这次卓家虽未提供菜品,但无需操心。自家的桌椅板凳、碗碟筷勺早已被人悄无声息地搬走。咦,这瓜子难道是张奶奶炒的?果然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宴会尚未开始,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便率领教委代表团送来了大红包!副市长亲自致辞,赞誉卓一凡的勤奋与才华,激励在场的孩子们以他为榜样。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大杂院沉浸在一片喜悦与自豪之中。
小学的老校长带领着小学师生代表团,高举着一条醒目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我校优秀学子卓一凡荣膺高考状元”。横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老校长激动地讲述卓一凡在校时的点滴,师生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母校代表团的副团长——高中部教导主任,刚喝下一口茶水便被呛得直翻白眼。“我校?”他心中暗想,这横幅上的措辞可真够大胆的。不过,看到鼓乐队前面拿着指挥棍的儿子,他无奈地摇头低声道:“咱们校!”。
席终之时,首席上‘长老团’传来最高指示:“百家饭已用毕,上学需着百家衣!行李之事卓家无须操心。告诉一凡,出门在外无需畏惧,若受委屈就回家找家长!”众人笑着应承下来。
母亲面带微笑,心中暗忖:“总是这样,哎!出发前得找个机会轻声细语地叮嘱几句,只是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儿子了。”
等一下!方向好像错了!暂停一下!
像这样优秀的人才,即使不选择出国留学镀金,难道不也应该留在学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吗?按理说,大三的时候他手上就应该握着大量的工作意向了吧?怎么会无人问津呢?
后来发生的事,要从入学后的“盘丝洞”—哦不,应该说是从“两个男人的传说”开始说起。
在追踪陪学卓一凡一周后,女生们痛苦地意识到,太累了!走路跑着聊天不淑女。教室、图书馆聊天?搞笑呢!男生宿舍?还是算了吧!
最终发现,食堂是绝佳的社交场所。只要分享卓一凡的食物,这位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年轻人对投喂行为毫无戒备。
从此,他放在桌上的餐盘总是被迅速清空。学妹和学姐们甚至自费购买了专用的一次性公筷和公勺,一边抢食卓一凡餐盘中的食物,一边把她们“不喜欢”的各种食物堆进他的餐盘。
她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吃慢点,要细嚼慢咽。
卓一凡秉持着不浪费的原则,对各种邀请都来者不拒。只要用餐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他便将其视为一堂公共关系实践课。
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一个月后,女孩们惊讶地发现卓一凡变得丰满了。太好了,一凡长胖了,婆婆看到一定会很高兴!加油!我们一定可以的!
第一学期结束前的一天,女生们公认的“第二公敌”—外号“大湿人”的“涕泪流啊流”几乎衣不蔽体地从澡堂冲了出来,激动地高呼:“200了!公的那种!电子秤都爆表了!呜呜!会有人为我平反吧~呜呜呜”。“大湿人”的呼喊声在校园里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女生们一片哗然,迅速成立了“一凡多样性减肥研究学会”。
该学会联合多所大学,汇集了营养学、运动科学、心理学以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学生,并邀请多位重量级导师,共同组建了一个减肥研究中心。
该中心下设督导行动组,对卓一凡的饮食和身心状况展开了多方面连续性的科学实践与深入探究。
经过多重科学论证,初步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卓一凡的健康状况出奇地好,甚至晒太阳都会导致体重增加。研究发现,投喂行为可能激活了卓一凡身上的某种隐性基因,从而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面对这一结果,督导行动组在继续实施饮食限制的同时,只能静待研究所给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后来,听说研究所真的研发出了不少有效的配方,这些配方在海内外声名鹊起,为她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