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避风港”的晨光里,新增的十八位化工厂工人正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末世堡垒——加固的围墙、高耸的了望塔、整齐堆放的物资,还有巡逻哨兵身上的制式武器,都让他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加上林墨、大伟等核心成员,基地总人数已逼近三十人,昔日空旷的厂区如今变得热闹起来,却也多了几分秩序感。
林墨站在仓库前的空地上,看着眼前的新成员,语气沉稳:“欢迎加入钢铁避风港,但这里不是安乐窝。末世里,安全感只能靠自己挣,从今天起,所有人必须参与训练,掌握自保能力。”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凭空出现十八支QBZ95-1自动步枪,整齐排列在地面上。这是他用击杀智能丧尸获得的5点能力强化点(转化为50点资源点)兑换的,正好为每位新成员配备一把,剩余资源点则留作后续基建使用。
“每人领取一把步枪,熟悉枪械构造,半小时后在训练场集合。”林墨话音刚落,新成员们就按捺不住兴奋,纷纷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武器。他们大多是普通工人,末世前从未碰过枪,此刻握着沉甸甸的枪身,既紧张又激动,手指笨拙地抚摸着冰冷的金属部件。
“大伟、豆豆,新兵整训交给你们。”林墨转头说道,“基础的枪械操作、瞄准射击、战术规避,务必在一周内让他们达标。重点训练协同作战,毕竟以后出任务,他们要互相掩护。”
“收到!”大伟挺直腰板,拍着胸脯保证,“墨哥放心,保证把他们练得能打能守!”豆豆也点了点头,作为电子对抗兵的他,不仅体能出众,还擅长总结训练技巧,正好辅助大伟。
新兵训练立刻拉开序幕。大伟负责枪械实操教学,他拿着步枪,拆解、组装、上膛、瞄准,动作一气呵成,引来新成员们的阵阵惊叹。“握枪要稳,三点一线瞄准,扣扳机时别闭眼,呼吸要均匀……”他耐心地讲解着,手把手纠正每个人的姿势。
豆豆则带着新兵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和战术规避练习。“低姿匍匐前进,注意利用地形掩护,听到枪声先找掩体,再判断敌情……”他示范着标准动作,身形灵活如猫。这些化工厂工人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底子不算差,加上之前全员60%的素质提升,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都咬牙坚持,没人叫苦叫累。
另一边,林墨和沐政道正在挑选机枪手。“基地目前火力不足,新增两挺95-1班用机枪,需要靠谱的人操作。”林墨说道。他用剩余资源点兑换了两挺95-1班用机枪,与自己的QJB-201形成火力互补。
沐政道目光扫过新成员,最终选中了两人——一个叫老陈,四十多岁,曾在部队服过役,有基础射击经验;另一个叫小杨,二十出头,身材壮硕,臂力惊人,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就你们俩了,跟我来。”沐政道扛着一挺95-1班用机枪,带着两人走向单独划分的火力训练区。
作为前特战支队重火器手,沐政道的教学极其专业。“班用机枪讲究火力压制,不是盲目扫射,要控制射速,精准覆盖目标区域……”他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据枪姿势,“你们看,架枪时要利用三脚架稳定,呼吸节奏很重要,射击间隙调整呼吸,保证持续火力。”
老陈有军旅基础,很快就找回了手感,据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子弹精准命中百米外的靶心;小杨虽然没经验,但臂力强悍,在沐政道的指导下,很快就能稳定架枪,射速控制也越来越熟练。沐政道还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教他们计算风速对弹道的影响,调整射击角度,两人的进步飞快。
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基地的基建工程也同步推进。林墨将厂区西侧的废弃仓库改造成物资储备库,9立方米的储物空间足够存放核心物资,外围仓库则用来堆放普通物资,并由王富贵负责建立数字化库存管理系统——他用笔记本电脑(从学校带出,豆豆帮忙改装了太阳能充电模块)建立表格,详细记录物资名称、数量、保质期,让资源分配更加高效。
供电系统的改进是重中之重。豆豆带着几位懂电工的化工厂工人,对基地的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他们从废弃的工厂里找到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利用豆豆的电子技术知识,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仓库屋顶和围墙顶端,组成简易太阳能供电系统。“这样一来,基地的监控设备、照明、通讯器材就能实现24小时供电,不用再依赖发电机和燃油了。”豆豆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防御工事也在进一步加固。林墨带领大伟、吴星海和部分体力强悍的新成员,在围墙内侧加装了钢板,顶端的削尖钢管之间缠绕上铁丝网,还在围墙外挖了一道宽两米、深一米的壕沟,沟底铺满碎石和锋利的金属碎片。“这样既能阻挡丧尸攀爬,也能减缓尸群冲击速度,为我们争取射击时间。”林墨站在围墙上,看着改造后的防御工事,语气坚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空间造物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空间造物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