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深处走,雾越浓,视线不足三尺。脚下是倾斜的陡坡,布满碎石和裂缝,每一步都要试探着踩。空气中开始弥漫一股怪味,像是旧书受潮发酵的味道,还掺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腥——那是精气腐化的气息,俗称“识腐味”。
“停!”乙哥突然伸手拦住正要抬脚的年轻诗修。
他蹲下身,用木牌轻轻碰了碰脚前那块看似平整的石板。
“咔。”
一声轻响,石板边缘裂开细纹,紧接着整块地面塌陷下去,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坑洞。内壁布满倒钩般的金属刺,泛着暗红光泽,像是浸过血。更诡异的是,那些刺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扭曲的文字,有些笔画还在缓慢蠕动,仿佛活物,竟似一个个微型符咒在自行运转。
背包一角被卷入坑中,瞬间化作飞灰,连灰都没留下。
“这是‘吞魂陷’。”懂古文的队员脸色发白,“古籍里提过,以残诗为引,专吸活人精气。一旦触发,魂魄会被一点点抽走,变成刻在刺上的文字。”
甲哥沉声道:“所有人,用木牌探路。”
他们放慢速度,一步步挪动。懂古文的队员趴在地上,仔细辨认石缝间的刻痕,终于拼出一段残句:“断律犹在泥中立”。他额头冒汗,声音微颤:“这是一套残诗阵。陷阱按韵脚排列,九步一变。平仄错乱就会触发。”
“怎么走?”有人问。
“踏仄不踏平,行断不行连。”他指着地面,“看这些裂缝的走向,避开完整的石面,专挑断裂处下脚。完整的是‘平’,断裂的是‘仄’;相连的是‘连’,孤立的是‘断’。”
于是大家开始按指令行动。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先用木牌触地确认安全才敢落脚。有时候看着稳妥的石板一脚踩上去就会震动;而看起来摇摇欲坠的碎岩反而稳如磐石。整个过程就像走棋,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半个时辰后,最后一段险坡终于通过。
众人瘫坐在地,衣服早已被冷汗浸透,连呼吸都带着灼痛。年轻诗修靠在岩壁上,手指还在微微发抖。他知道,刚才要是贸然迈出那一步,现在恐怕已经变成墙上的一行字了。
甲哥抬头望去,前方的雾忽然分开,一片开阔山谷出现在眼前。
中央是一座石台,台上一池清泉静静躺着,水面如镜,毫无波澜。泉眼中央,一株七叶草随风轻晃,叶片透明如水晶,脉络中流转着微弱的光晕,像是有生命在呼吸。那就是“心源草”——传说中唯有在诗魂汇聚之地才能生长的灵药,可救垂死之人,亦可唤醒迷失之识。
“心源草……”年轻诗修喃喃出声,眼眶瞬间红了。他是为师门一位重伤垂危的师兄而来,若能得到此草,或许能续命三年。
甲哥站起身,快步上前。
离泉台还有十步时,他伸出手,指尖刚碰到空气,一层半透明的屏障突然浮现,像一堵看不见的墙。手掌撞上去,竟被狠狠弹开,虎口震裂,鲜血顺着指缝滴落。
“别靠近!”他厉声阻止想冲上去的年轻诗修。
那少年已经扑到屏障前,双手猛推,结果整个人被反震之力掀翻在地,胸口闷哼一声,嘴角溢出血丝。
“这不是普通的防护。”懂古文的队员观察片刻,“它的波动……和我们刚才吟诵的诗句频率有共鸣。”
“什么意思?”
“它在回应诗力。”他抬头看向甲哥,“而且是特定的诗力。只有符合某种意境的声音,才可能影响它。就像一把锁,需要对应的钥匙。”
甲哥沉默下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木牌,指尖抚过那句“此身虽微敢忘忧”。那是刘斌亲笔所写,字迹刚劲有力,仿佛仍带着主人最后一口气息。他知道,刘斌写下这句话时,正被妖主钉在刑柱上,三天三夜不曾闭眼,只为守住最后一道封印。
“试试。”他说。
五人站成一排,齐声吟诵《破阵子·雪夜行》。
音浪涌向屏障,表面泛起涟漪,却没有破裂。反而在某一瞬,屏障内部浮现出一行模糊的字迹,转瞬即逝。
“看到了吗?”懂古文的队员急问。
“像……一个‘召’字。”乙哥眯起眼。
甲哥心头一震。
他想起刘斌昏倒前,左臂浮现的血契——“召启归”。那是他以自身血脉为引,召唤远古诗魂归来,完成最终封印的誓约。那一夜,天地变色,星辰逆行,刘斌耗尽寿元,终将妖主镇压。
难道这屏障,认的是那个?
“换一首。”甲哥声音沙哑,“念《九章·归寂篇》。”
那是刘斌最后一次封印仪式时吟诵的诗,也是他耗尽性命写下的绝唱。全篇共九章,每章四句,字字泣血,句句断肠。
五人再度开口,声音低沉而沉重。
当第一句落下:“魂归故土兮,风不起。”
屏障突然剧烈波动,内部光影翻腾,隐约显出一道人影轮廓——身形瘦削,披着染血的长袍,手中握着一把断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诗魂封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诗魂封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