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9年7月30日,夜
地点: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奕匡和廖寿恒两人回到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内,慈禧太后以及端郡王载漪、刚毅、荣禄、徐用仪、许景澄等人早已等候多时,人人脸上都带着焦灼。
当奕匡将列强那“一个月限期”和最后警告复述完毕后,暖阁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慈禧手捏佛珠的声响。
“一个月……实质性镇压……”慈禧喃喃重复着几个词,脸色在烛光下变幻不定,愤怒、恐惧、不甘交织在一起。列强这次没有给大清一个模糊的信号,还画下了一道红线。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载漪率先爆发,他猛地捶了一下身边的茶几,震得茶碗乱响,“洋人这是要把咱们往死里逼!朝廷若按他们说的做,去剿杀义民,天下人会怎么看?那些红了眼的拳民会不会调转枪头打咱们?这朝廷的威信还要不要了?!”
刚毅也赤红着脸附和:“端王爷说得对!洋人这是逼我们自断臂膀!老佛爷,万万不能屈服啊!咱们有关圣帝君、梨山老母庇佑的神兵,何必怕他们?这一个月,正好让义民们准备准备,到时候跟洋人决一死战!”
徐用仪看着这两人近乎癫狂的状态,痛心疾首,也顾不得礼仪了,高声反驳:“决一死战?拿什么战?是用拳民的胸口去挡洋人的枪口?是用大刀长矛去冲他们的重炮?一个月后!如果我们没动静,洋人必将调兵遣将!等他们大军云集,兵临城下,我们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了!”
许景澄也急声道:“老佛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唯有壮士断腕,立即下旨,以雷霆手段镇压拳匪首要,恢复秩序,尚可与列强周旋,保住江山社稷啊!若再犹豫,待到洋兵入寇,则万事皆休!”
荣禄眉头紧锁,作为军方负责人,他比谁都清楚现状。武卫军几支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京津防务漏洞百出,真要打起来,凶多吉少。但他也深知慈禧和载漪等人的心态,不敢直接反对,只能采取折中:“老佛爷,洋人限期一月,意在逼我表态。我方……要作两手准备。”
他斟酌了一下:“一方面,需严饬裕禄、世凯等人,对拳匪中冥顽不灵、滋扰过甚者,务必‘实力剿捕’,做出姿态给洋人看,尤其是要确保京津要道畅通,减少洋人直接动手的借口。” 他特别强调了“实力剿捕”和“做出姿态”,暗示可以抓几个替罪羊,但不必全力镇压。
“另一方面,”他话锋一转,“京畿防务必须立刻加强!武卫军各部需进入战备,检查军械,储备粮草弹药,于大沽、天津、北京各处险要加强工事。同时……可默许乃至暗中支持那些愿意‘扶清’、听从朝廷号令的拳民,将其编练成团,配发些兵器,许以钱粮,令其协防,至少在洋人来犯时,能充作前驱,消耗洋人兵力。”
荣禄这番“两手准备”的提议,看似周全,实则仍是首鼠两端,既想敷衍列强,又舍不得放弃义和团这股力量,还幻想着能控制他们为自己所用。这恰恰迎合了慈禧的矛盾心理。
慈禧听完,沉默了良久。徐用仪、许景澄等人齐齐看着她,等待决断。
终于,她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带着一丝狠厉:“洋人逼我太甚,哀家岂能坐以待毙?荣禄所言,老成谋国。就按此办理!”
她看向载漪和刚毅:“你二人,暗中与朱红灯、王德成等接洽,告诉他们,朝廷知他们忠心,只要他们听从号令,助朝廷抵御外侮,事成之后,绝不吝封赏!”
她又看向荣禄和奕匡:“剿抚并施,以抚为主!防务之事,荣禄你全力去办!与洋人交涉,奕匡你继续周旋,能拖一日是一日!”
这道命令,实质上还是在战争边缘疯狂试探。
---
时间:1899年8月5日
地点:神都,皇宫御书房
洪天佑看着安全处呈上的关于清廷最新决策的密报,脸上露出了冷笑。
“冥顽不灵,自取灭亡。”他轻哼一声。回想起原本历史上1900年夏天才爆发的战争,根据目前态势和列强调兵所需时间(渡重洋,调兵遣将),他判断,这场大战很可能提前到1900年的春季或初夏。
“以清廷的尿性,和那些顽固派的怂恿,慈禧这老婆子肯定还想“拼死一搏”的。”洪天佑对召集而来的几位重臣——内阁总理马国胜、国防尚书赵铁鹰、财政尚书张弼士、外交部长唐绍仪、安全处主事黄三说道。
“陛下圣明。”马国胜躬身道,“清国的局势已如干柴,只等一粒火星。清廷此举,无异于抱薪救火。”
“对我们而言,这是天赐良机。”洪天佑走到一副东亚地图前,“关键是如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都说说看吧!”
赵铁鹰率先开口道:“陛下,一旦开战,十一国联军主力必由大沽口登陆,进攻京津。我军可有两种选择:其一,坐山观虎斗,待两败俱伤;其二,以‘调停’或‘护侨’为名,果断出兵,直插要害!臣建议,可令远东军区集结重兵于边境,一旦时机成熟,水陆并进,夺取满洲!(手指向东北)此地资源丰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