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7年7月底。
洪天佑的坐船离开新南府(悉尼)。几日后,抵达了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核心城市——南定府(原克赖斯特彻奇/基督城)。相较于澳洲大陆,这片被称为“长白云之乡”的土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和更为棘手的问题。
人口与种族分布:总人口:约80万人。
毛利人(土着):约12万人,占据总人口约15%,但聚居程度高,尤其在北岛(星海府、海西府周边)和南岛南部山区,社会结构仍以部落(伊维)为单位,凝聚力强。
大夏移民及早期华人:约45万人,多集中于南定府、金城府(原达尼丁)等城镇及周边农场。
欧裔白人(主要为前英国殖民者后裔及归化者):约23万人,散布于各地,在星海府(原奥克兰)、海西府(原惠灵顿)等北岛城市比例较高。
洪天佑的巡视路线从南岛开始,经停南定府、金城府,随后乘船穿过库克海峡,抵达北岛的海西府和星海府。
在安全处人员的暗中引导下,洪天佑得以窥见毛利族保留的一些状况。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在北岛星海府西部一个大部落控制的山区。
在安全处人员带领下,他们来到了一个观察点,洪天佑他们目睹了一场 “乌图”(Utu,近似血亲复仇)仪式:
一场部落冲突后,获胜一方的战士,押解着十几名俘虏(包括敌对部落的战士和少量妇孺)回到村落。
部落祭司在吟唱古老战歌,俘虏被强迫跪在部落会场的中央。其中一名看似是头领的俘虏,被强行按在了一块表面已经发黑的祭祀石上。
在周围族人狂热的目光和呼喊声中,一名身涂赭石纹饰、头戴羽毛的战士,手持一把打磨锋利的绿玉短斧,高高举起,然后狠狠落下!
即便距离遥远,洪天佑也能感受到那利刃劈开骨骼的声响。一颗头颅滚落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祭祀石。紧接着,那战士竟俯下身,用短斧剜出仍在微微跳动的心脏,高举过头顶,向部落崇拜的神灵和祖先展示,随后将心脏扔进一旁始终燃烧的篝火中,发出一股的焦糊气味。
这一幕,让久经沙场的洪天佑也感到一阵不适和愤怒。这不仅仅是野蛮,更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是对大夏帝国法律和文明底线的公然挑衅!(属于私刑)
随后的明察暗访证实了洪天佑的担忧:
1. 在许多毛利部落聚居区,尤其是偏远地带,部落“族规”的地位远高于大夏律法。帝国派去的基层官员和巡捕,往往被架空,政令难以施行。
2. 大部分毛利人对“大夏帝国”缺乏认同。大夏的统治相比于早期英国殖民者的血腥掠夺,显得“温和”许多(主要通过土地购买、贸易和控制要地),这反而让一些强大的毛利部落觉得大夏“软弱可欺”,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幻想,不愿接受同化。
3. 毛利社会与移民社会(包括华人和白人)几乎是两个平行世界,缺乏有效交流。毛利人被视为“落后”、“野蛮”的象征,而毛利人也对外来者充满警惕和排斥。
面对如此局面,洪天佑深知,单纯的怀柔或纯粹的镇压都不可取。他结合所见所闻,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软硬兼施”计划:
一、 “硬”的手段——立威与破旧
1. 军事威慑与精准打击:
调派驻新西兰的帝国陆军第18师部分精锐部队,由熟悉山地作战的军官指挥,在顽固部落聚居区周边进行高强度的军事演习,直接亮肌肉给他们看。
针对仍坚持血祭、奴役等严重违法习俗的极端部落,搜集其确凿罪证,然后以“践踏帝国法律、危害公共安全”为由,实施清剿行动。目标以部落首领、祭司和武装分子为主,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对于涉事部落的普通成员,则予以分化。
2. 法律治令:
颁布《土着特殊治理令》,以皇帝敕令形式,明确宣布废除奴隶制、人祭、血亲复仇等一切与帝国法律和基本人道相悖的旧俗,违者以重罪论处。
强制收缴各部落的所有制式火器和制式冷兵器,只允许保留少量用于礼仪和狩猎的工具。
宣布所有土地所有权归于帝国,部落只有使用权和管理权,禁止部落间因土地问题私自械斗。
二、 “软”的策略——融合与立新
1. 教育为先,文化浸润:
在各大毛利聚居区,强制推行国立小学,要求所有适龄毛利儿童入学,学习汉语、帝国历史、法律和基础科学。对送子女入学的家庭给予粮食、布匹等物质奖励。
选拔聪慧的毛利青少年,进入星海府、南定府等地的中等技术学校或师范学校学习,培养第一批亲帝国的毛利裔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作为未来的治理帮手。
尊重并记录毛利人的语言、神话、雕刻、舞蹈等非暴力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鼓励其在特定节日和场合展示,将其纳入“大夏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但必须剔除其中血腥、野蛮的元素。
2. 经济杠杆,利益绑定:
雇佣毛利人参与政府主导的道路修建、港口扩建、森林可持续开发等公共工程,让其获得稳定收入,接触外部世界。
引进高产农作物和先进畜牧技术,指导毛利部落发展现代农业和畜牧业,改善其生活水平,使其感受到融入帝国经济体系的好处。
在资源开发中,规定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毛利人,并给予其部落一定的资源补偿金,将他们的利益与帝国的发展捆绑在一起。
3. 政治吸纳,给予出路:
对于愿意合作、遵守帝国法律的部落首领和精英,给予其荣誉头衔、政治待遇(如进入地方咨议局),将其纳入统治阶层。
在毛利人中招募辅助警察和基层行政人员,利用他们来管理本族事务,传达政令,缓冲矛盾。
洪天佑将这份比新南府条陈准备好后,再次密送神都。
“告诉马国胜和内阁(安全处汇报,内宫下旨),此计划需立即研讨,择机推行;破旧要彻底,方能立新。朕要的,不是一个表面上臣服,而是一个真正融入帝国,认同龙旗的民族!”
帝国的治理,面临着与在澳洲大陆截然不同的挑战。洪天佑软硬兼施之策,能否敲开新西兰坚固的部落壁垒,将这片土地真正纳入帝国的“身体”里,考验着大夏的智慧与决心。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