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星老家的清晨,院外的老槐树刚冒出新绿,她正坐在书桌前校对《田野上的星光》手稿电子版,指尖划过 “老磨坊的晨光” 章节时,手机突然震动 —— 是陆知衍的视频电话请求,屏幕上 “知衍” 两个字在晨光里泛着暖光。
“晚星,” 陆知衍的声音带着旅途的轻喘,背景是嘈杂的高铁站广播,“我临时调整了调研路线,今天下午会到你老家附近的清河镇考察农田,离你家只有半小时车程,能不能…… 见一面?”
苏晚星手里的鼠标猛地顿住,心脏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看着屏幕里陆知衍眼底的期待,耳边还响着昨天顾言泽说的 “陆哥在调试灌溉站”,鼻尖突然发酸:“当然能!我下午去清河镇高铁站接你,要不要我给你带点东西?你之前说想吃的糖糕,我早上让奶奶帮我蒸了些。”
“好,” 陆知衍的嘴角明显弯起,镜头里能看到他身后的行李箱,“我也给你带了北京的特产,还有调研时收集的乡村老农具照片,说不定能给你当小说素材。”
挂了电话,苏晚星再也坐不住,翻出衣柜里最常穿的浅杏色连衣裙,又从抽屉里拿出那枚麦秆书签 —— 是陆知衍临走前给她的,穗纹被摸得发亮,她小心地别在衣领上,像别上了一枚小小的约定。奶奶从厨房探出头:“晚星,糖糕蒸好了,你这是要去哪?”
“知衍要来!” 苏晚星的声音里藏不住笑意,帮着奶奶把糖糕装进保温盒,“他来附近调研,下午就能见面,我去高铁站接他。” 奶奶闻言,赶紧又从菜窖里拿出年前腌的腊肉和腊肠:“把这个带上,让知衍带回去吃,他上次来就说喜欢俺做的腊肉。”
下午两点,苏晚星提前半小时到了清河镇高铁站。站台外的樱花树开得正好,粉色花瓣落在她的发梢,她手里举着一张手写的纸牌,上面画着小小的传感器和麦秆图案,旁边写着 “欢迎陆知衍”—— 是昨晚熬夜画的,怕他在人群里找不到自己。
“晚星!”
熟悉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苏晚星猛地抬头,看到陆知衍拖着行李箱快步走来,身上穿的还是她去年织的灰色外套,领口别着另一枚同款麦秆书签。他走到她面前,没等她说话,就伸手把她揽进怀里,身上带着初春的微凉和淡淡的薄荷味,是她想念了一个多月的气息。
“我好想你。” 陆知衍的声音贴在她耳边,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苏晚星靠在他怀里,把脸埋进他的外套,闻到熟悉的洗衣液味道,眼泪忍不住掉在他的衣襟上:“我也是,上次视频你说灌溉站有问题,我担心了好久。”
他松开她,伸手帮她擦掉眼角的泪,指尖轻轻拂过她衣领上的麦秆书签:“都解决了,定时器只是被调慢了,没影响农户浇水。” 他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包,里面是北京的茯苓饼和驴打滚,“知道你喜欢甜食,特意在老字号买的,还有这个 ——” 他又拿出一本相册,翻开第一页就是清河镇农田的照片,“我昨天提前去踩点拍的,你看这土壤质地,跟绿源农场西地块很像,说不定能给你小说里的‘土壤适配’情节当参考。”
回去的路上,苏晚星坐在电动车后座,抱着保温盒,手臂轻轻环着陆知衍的腰。风里带着樱花的甜香和麦田的清香,她把脸贴在他的后背,听他讲北京的会议进展:“张教授很认可小农户适配方案,还说等我回去,要把方案推荐到全国农业科技期刊。”
“那太好了!” 苏晚星抬头,看着他耳边的碎发被风吹起,“我昨天把小说终章发给周姐了,她说下周就能排版,还邀请我们一起做线上分享会,主题是‘科技与文学的乡村相遇’。”
回到家时,奶奶已经准备了一桌子菜:腊肉炒春笋、腊肠焖饭、还有苏晚星爱吃的糖醋排骨。陆知衍放下行李,就去厨房帮奶奶摆碗筷,像在自己家一样自然。奶奶拉着苏晚星的手,悄悄说:“知衍这孩子,眼里有活,对你也上心,俺放心。”
饭后,苏晚星拉着陆知衍去村西的老磨坊。张磨坊主正在磨新收的麦子,看到他们来,赶紧停下石磨:“陆顾问!晚星丫头!你们咋一起回来了?” 陆知衍走到石磨旁,看着磨盘上的刻痕:“我来清河镇调研,顺便来看看您。上次您说想试试模型测麦子磨粉率,我这次带了简易检测仪。”
他从背包里拿出平板和传感器,蹲在石磨旁,教张磨坊主如何取样、检测。苏晚星坐在旁边的木凳上,打开笔记本,把这一幕记下来 ——“小林蹲在石磨旁,指尖划过传感器屏幕,磨坊主凑在旁边,眼里满是好奇”,这正是她之前卡壳的 “科技与传统互动” 细节,此刻写进稿纸,格外鲜活。
傍晚,两人去村北的麦田散步。夕阳把麦田染成金红色,风吹过麦穗,发出沙沙的声响。陆知衍牵着她的手,沿着田埂慢慢走,说起调研时的发现:“清河镇有几户农户说,前段时间有个穿灰色外套的男人问他们‘陆知衍的模型好不好用’,我怀疑是老赵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