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春风里,“念桃食品”的订单报表却透着一股寒意。营销总监将一份经销商退单统计表放在苏念桃面前,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红色数字:“苏总,省城三家大型商超都把我们的货架位置缩了一半,转而给了‘麦德森’——就是那个刚进入中国的跨国腌制品品牌,他们的瓶装腌菜定价比我们低40%,还免费给商超铺了十万的货柜。”
“麦德森”三个字,最近半个月成了厂里的高频词。这家外资企业带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一进入中国市场就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腌制品成本极低,价格压得比本土小作坊还低,短短一个月就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不仅“念桃”的订单下滑了30%,连周边几家老牌酱菜厂都面临停产危机。
紧急管理层会议上,焦虑的情绪像潮水般蔓延。副厂长老周猛吸一口烟,烟灰落在会议桌上:“苏总,不能再硬扛了!咱们的成本摆在这儿,灵泉灌溉的蔬菜、45天自然发酵,哪样都省不了钱,可‘麦德森’卖得比我们的生产成本还低,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经销商都要被抢光了!”
销售经理也急得直跺脚:“是啊苏总,昨天有个合作五年的经销商跟我说,‘麦德森’给了他返点8%,还承诺滞销包退,他已经开始进货了。要不咱们也降价吧,哪怕少赚点,先把市场保住再说!”
降价的呼声越来越高,连几位年轻的管理层都动摇了。“‘桃小鲜’刚打开年轻市场,要是被‘麦德森’抢走份额,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有人小声嘀咕。
苏念桃指尖摩挲着桌角的“念桃”商标摆件,沉默了许久。她不是没算过降价的账:如果跟着“麦德森”打价格战,要么牺牲品质——用普通蔬菜替代灵泉灌溉的原料,缩短发酵周期,添加防腐剂;要么亏本经营,用利润补贴差价,可这样撑不了半年,“念桃”二十年的根基就会毁于一旦。
“降价绝不可行。”苏念桃抬起头,眼神坚定,“‘念桃’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价格,是灵泉食材的鲜、传统工艺的香,是老顾客一口就能尝出来的品质。如果为了抢市场牺牲品质,咱们和那些粗制滥造的小作坊有什么区别?”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展示架前,拿起一瓶封装好的传统酱菜:“大家别忘了,咱们的蔬菜基地用的是山里的灵泉水灌溉,不含重金属,这是‘麦德森’的工业化原料比不了的;咱们的发酵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无添加、纯自然发酵,这是他们的流水线生产学不会的。这些才是咱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价格。”
林晓推了推眼镜,补充道:“姐说得对。外资品牌的低价策略是短期的,等他们抢占了市场,迟早会涨价。而且年轻人现在越来越重视健康和本土文化,‘麦德森’的产品虽然便宜,但配料表上有七八种添加剂,长期来看,消费者会认清这一点的。”
苏卫东也附和:“我去超市调研过,‘麦德森’的酱菜吃起来口感发柴,没什么香味,就是靠调味料堆出来的咸鲜。咱们只要守住品质,再突出本土特色,一定能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
可怎么突出本土特色,应对外资的冲击呢?苏念桃陷入了沉思。她想起上次去参加非遗文化博览会,看到当地老艺人展示的“古法酱菜腌制技艺”,那是流传了上百年的手艺,和“念桃”的工艺一脉相承,只是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成型:“我们可以和非遗传承人合作,推出‘非遗联名款腌菜’,把古法工艺和灵泉食材结合起来,凸显本土特色和文化底蕴。‘麦德森’有资金优势,我们有文化和品质优势,这是他们抢不走的。”
消息一出,全厂上下都行动起来。苏念桃通过市文化馆找到了当地“古法酱菜腌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陈老爷子。老爷子已经七十多岁了,一辈子都在做酱菜,手里握着好几代人传下来的秘方,只是现在年轻人不愿学,手艺快失传了。
苏念桃带着林晓和几瓶酱菜登门拜访时,陈老爷子正在院子里翻晒酱坯。“陈爷爷,我是‘念桃食品’的苏念桃,我们想跟您合作,把您的古法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真正的本土酱菜。”
陈老爷子接过酱菜,拧开瓶盖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味道,有我年轻时做的酱菜的香味,是纯自然发酵的?”
“是啊,我们一直用传统工艺,没加任何添加剂。”苏念桃点点头,“但现在外资品牌冲击,我们想通过非遗联名,让更多人知道本土酱菜的好,也让您的手艺能传承下去。”
陈老爷子放下酱菜瓶,叹了口气:“现在年轻人都爱吃花哨的东西,谁还愿意吃老祖宗传下来的酱菜?你们能想着传承手艺,我很高兴。合作可以,但我有个条件:必须严格按照古法工艺来,不能偷工减料。”
“您放心,我们一定坚守古法,绝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香精。”苏念桃郑重承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