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见江浩吃饱喝足,刘备终于开口说道
“我观惟清,绝非常人,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乱权,不知惟清有何打算?”
用不用江浩,刘备心中已然有了计较,即便自己看错人了,也要留下江浩,况且他相信自己眼光不会有错。
“不瞒玄德公,我自幼在山中苦修,主要学的是算学、诗词歌赋,像兵法韬略什么的只是略懂。
此番下山,一为游学,增长见闻,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家师临终前叮嘱我下山,寻一明主辅佐,以成大事。
家师从小将我抚养长大,教我学识,不是亲生父母胜似亲生父母,在下料理完家师后事后,削发以祭家师在天之灵,之后一路游学,便到此地。
先是遇到那位有点意思的刘平县尉,后面多亏张将军的救命之恩。”
江浩说完抿了一口酒,略作伤怀。
投靠哪位诸侯,还是得再看看。
“惟清,投奔我大哥吧,我大哥可是汉室宗亲。”
张飞看着江浩急不可耐的说道。
黑黝黝的脸上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江浩,仿佛在说:你要相信我哦!
“翼德,不可无礼。”
刘备面带怒意的说道,但内心给三弟点了个赞,心里欢喜得很。虽说这位江先生,不是自己想要的谋略型人才,也不是内政型人才,但他还是想招揽。
这年头读书人不多,能认识字的就是人才了,更何况江浩还会作诗。
至于算学,刘备表示自己不了解,他没学过算学。
“额,在下一介白丁,虽然曾略读过兵法韬略,恐怕难担大任,但若玄德公不嫌弃我这个吃白食的闲人。
倒是可以先做着事情,不过,玄德公可想清楚了,我今日可是在城门口结怨刘平。”
江浩笑着说道,若是刘备为一混蛋县尉把自己拒之门外,那他也只好作罢,权当错付。
“若惟清不弃,我今夜便可取刘平那厮项上人头,这个混账玩意,之前就听说他欺男霸女,一直没找到证据而已。”
刘备思考了片刻,郑重的说道。
“没事,我自有妙计,不需玄德公行那杀人之举。”
江浩看见刘备郑重的眼神,便知道其所言非虚,心诚意真。
“好,县内恰好缺了一名主簿,想来以惟清之才定能担此大任。”
刘备笑盈盈的说道,这是五年来,第一位投靠他的士子。
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主簿,就是吕布、司马懿、杨修了。
这个职务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接近主公,随时能进言,能让领导看到自己的表现和才华,升迁快;往小了说,就是一个狗头军师,没有实权。
轮到江浩有些惊讶了,刘备居然都不考察,就让他当这个官员,这需要多大的信任,难怪徐庶、诸葛亮一上来就是军师的位置,魄力可见一斑。
正当他想说话,却被一个高冷的声音打断。
“江先生,你说你颇有诗才,可否容某考校一二。”
关羽抚髯说道,一双丹凤眼锐利得盯着江浩。
“关将军且问,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江浩丝毫不惧,双目炯炯有神,回视着关羽。
没本事的人入不了关羽张飞的眼,诸葛亮也被为难过。
还记得诸葛亮第一次用兵时候,在博望坡,调度关羽张飞,关羽张飞就跟皮皮虾一般,矫情的说道:
“呵,大哥成天如鱼得水,现在曹军压境,使水应敌去。”
“哼,我等皆去厮杀,你却在家中安坐,好自在。”
所以,不露两手,很难让关羽张飞信服。
“好,我也不为难惟清,你以屋内任意物件为内容,做一首诗即可,作诗时间惟清说了算,要是为难,也可以不做。”
关羽缓缓说道,他也没学过算学,但是读过春秋的他,诗句能品鉴一二。
他就担心大哥三弟被忽悠,有没有才华,光靠背一首诗就能看出来。
谁知道对面这位江先生的归园田居是不是剽窃之作,索性他当这个恶人,再试试这人的成分。
“云长,且满饮三杯酒,三杯过后,诗自然就来了。”
只要不考春秋左传的典故就行。
他也只记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的典故)这么几个。
如果真要回答不上来关羽的问题,那画面就很美了:
关羽一本春秋竹简扇在江浩的脸上,你隐居游学十年?你学得什么鬼?春秋都没读过,怎么有资格与关某为伍?
不限定题目,只以屋内物品为诗,那么酒、饭菜、人这些都是可以的,他已经有了主意。
关羽也没有矫情,拿起一坛酒如喝水一般就往嘴里倒,既然是自己发问在先,那么喝三杯也是应该的。
“如何?”
关羽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酒水,盯着江浩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