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财大校园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喧嚣散去,只留下冬日的寂静和偶尔掠过的寒风。
大部分学生都已离校返乡,406宿舍也只剩下祁阳一人。
赵刚回了东北老家,嚷嚷着要带冻梨回来;李哲回了江南水乡,继续他的学术阅读计划;孙伟则跟着家人去了南方的度假地。
祁阳留在了天海市。“灏阳新材料”刚刚成立,千头万绪,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沈弘毅高效地推进着工作,已经初步筛选出三位CEO候选人,安排了年后的面试。祁阳需要参与最终决策。
同时,他也利用这段时间,疯狂地充实自己。他泡在市图书馆,系统阅读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书籍,弥补自己商业知识上的短板。
周老师推荐的内部研讨会通知也发了过来,他准时参加,聆听学院教授和受邀金融机构专家对明年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研判,收获颇丰。
空闲时,他会开车在市区转悠,观察不同区域的商业生态,或者去“创芯谷”的办公室,独自思考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巨大的露台成了他思考的好去处,寒冷的空气能让头脑保持清醒。
一个人的生活,简单而规律。
他偶尔会自己下厨,手艺虽然普通,但足以果腹。更多的时候,是叫外卖或者在外面简单解决。
系统依旧稳定运行,每一笔合理的消费——无论是购买书籍、支付油费、还是餐饮开支——都会带来返利和经验值的微小增长,账户里的数字缓慢而坚定地攀升,但他对此已近乎麻木,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现实世界的规划和学习上。
期间,他回了几次家。父母对他“创业”的事情知道个大概,只知道他和同学一起搞了个小项目,具体细节祁阳没有多说,他们也就没有多问,只是反复叮嘱他注意身体,别太累。
母亲王慧看着他似乎瘦了些,心疼地做了满满一桌子菜,临走时还硬塞给他一大堆吃的。
群里倒是很热闹。赵刚不时分享着家乡的雪景和美食,孙伟偶尔冒泡,发些在海边晒太阳的……,大家隔着屏幕,分享着各自的假期生活。
祁阳偶尔会在群里冒个泡,回应几句。
他看着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假期,心中并无羡慕,反而有一种清晰的认知:他选择的这条路,无法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拥有完全放松、无忧无虑的长假。
这天,他接到了周林的电话。
“祁阳,放假没回家?”周林寒暄道。
“嗯,周哥,公司这边有点事,走不开。”
“年轻人拼事业是好事,但也别忘了生活。”周林笑道,“快过年了,我们几个朋友组了个局,年前小聚一下,吃个饭,顺便聊聊明年的市场看法。怎么样,有空来吗?”
祁阳想了想,没有拒绝。周林的圈子信息灵通,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能听到一些真知灼见。“好的,周哥,时间地点发我就行。”
聚会安排在一家精致的私房菜馆。除了周林、吴浩宇、郑斌,还有姜悦和另外两个祁阳没见过的、看起来也是金融或实业领域的年轻人。
话题自然离不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来年的展望。
周林看向祁阳,笑着问:“祁阳,你的‘启阳资本’第一个项目也落地了,感觉怎么样?对明年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有什么想法?”
祁阳放下筷子,斟酌了一下,说道:“感觉挑战比想象中大,尤其是如何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市场接受的产品。对于明年,我觉得除了继续关注核心技术突破,可能更需要下沉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去寻找机会,解决实际痛点,而不仅仅是追逐技术本身的热度。”
他结合自己对“灏阳新材料”的思考和对“产业洞察”信息的消化,谈了一些对储能技术在不同场景下商业化落地的看法,虽然不够系统,但角度务实,引得在座几人纷纷点头。
“应用场景驱动,这个思路很对。”姜悦表示赞同,“现在很多技术团队容易陷入‘技术自嗨’,忽略了市场到底需要什么。”
郑斌也推了推眼镜:“是的,落地是关键。祁阳你们投的那个钠电项目,如果能先在特定细分领域,比如通讯基站备用电源或者低速电动车市场打开突破口,会比一上来就瞄准大规模电网储能更现实。”
这次聚会,祁阳不再是单纯的倾听者,而是能提出有一定见地的观点,参与到讨论中。
他能感觉到,周林等人看他的眼神,少了几分最初对“有潜力的年轻人”的欣赏,多了几分对“同行”的平等重视。
聚会散场时,周林私下对祁阳说:“祁阳,成长很快啊。年后如果有好的项目机会,我们可以考虑一起看看。”
“谢谢周哥,有机会合作。”祁阳心中微动,知道这意味着他初步得到了这个圈子的认可。
寒假的日子就在忙碌、学习和偶尔的社交中飞快流逝。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城市里张灯结彩,年味渐浓。祁阳站在空荡的宿舍窗前,看着远处夜空中偶尔提前绽放的零星烟花,意识到自己穿越后的第一个新年,恐怕要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独自度过了。
喜欢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