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尾声,伴随着一场淅淅沥沥的冷雨,彻底带走了天海市最后一丝暖意。
财大校园里的梧桐树,叶片几乎落尽,光秃的枝丫倔强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平添了几分肃穆。期末的压力,如同这湿冷的空气,无孔不入,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启阳资本”那间依旧略显空旷,但已初具规模的办公室里,祁阳主持召开了一次简短的内部会议。与会者只有三人:他、沈弘毅和林晓。
沈弘毅站在一块白板前,上面罗列着与韩灏教授项目相关的关键节点和当前状态。他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准确,一如他以往的风格。
“法律尽职调查的现场工作已基本结束。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专利文件瑕疵和团队激励细则缺失,均已与理工大技术转移办公室刘主任团队沟通完毕。对方承诺,将在正式签约前,完成所有文件的补充和修订工作,确保知识产权清晰、无重大潜在纠纷。”
他顿了顿,用马克笔在白板的“协议谈判”一栏画了一个勾。
“投资协议的主要条款,经过三轮密集的沟通和修改,目前已全部达成初步一致。包括最核心的投前估值、董事会席位安排、我方作为投资方的一票否决权范围、知识产权归属与授权使用条款,以及团队股权激励池的设置和分配原则。”
他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闪烁着一种经过艰苦攻坚、最终看到目标达成彼岸的锐利光芒。这份协议,几乎是他一手打磨出来,每一个条款都凝聚着他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智慧。
祁阳坐在对面,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
“那么,关于正式签约的时间,对方有什么倾向?”祁阳问道,这是当前最核心的问题。
“韩教授和刘主任都希望项目能尽快落地。”沈弘毅显然早有准备,“他们倾向于在十二月中旬之前完成签约。考虑到我们双方的时间安排,特别是您学校的期末考试周,我初步建议,将正式签约仪式安排在十二月的第二个周末。那时您的考试压力相对较小,时间上也符合对方的期望。”
祁阳在心中快速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考试时间表。沈弘毅的这个安排,确实考虑周到,为他预留了足够的缓冲和复习时间。
“可以。”祁阳点头批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仪式流程,由你来协调确定。务必做到专业、严谨,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铺张。”
“明白。”沈弘毅记下要点。
汇报结束,沈弘毅收拾好资料,先行离开办公室,去跟进后续事宜。
办公室里只剩下祁阳一人。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城市华灯初上,连绵的雨丝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水痕,楼下车流的灯光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晕染开一片片模糊的光晕。
启阳资本的第一笔投资,一个拥有顶尖技术潜力和巨大市场想象空间的项目,终于即将尘埃落定。
这不仅仅意味着一笔资金的投出,一个项目的入手。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验证了他的眼光,验证了他所设想的投资模式的可行性,更验证了他所搭建的这个初始团队——尤其是沈弘毅——的战斗力和可靠性。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办公桌前。电脑屏幕上,班级群的图标还在闪烁。他点开,里面是同学们关于微观经济学小组作业最终提交前的最后讨论。林薇@了他,询问他负责的数据分析部分是否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他迅速敲击键盘,回复道:“数据部分已最终确认,分析报告完整版已上传至群文件。”
处理完这项学业任务,他关掉了聊天窗口,点开了邮箱里沈弘毅刚刚发来的、《合伙人协议》和《投委会议事规则》的最终定稿。
他快速地重新浏览了一遍关键条款,确认之前他提出的修改意见均已得到完美落实。
这一次,他没有再提出任何疑问。只是在邮件回复框中,简洁地写道:“协议终稿已阅,无异议。可安排签署。”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他感到胸腔中被一种复杂而充沛的情绪所填满。那是一种经过精心谋划和艰苦努力后,终于看到蓝图即将变为现实的充实感,一种面对未知挑战的隐隐兴奋,也是一种双线作战所带来的、沉重却激励人心的压力。
一边是即将到来的、检验大学第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期末考试,一边是初创企业迈出的、奠定行业地位的关键第一步。
两股来自不同世界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却没有将他压垮,反而仿佛化作了双重的动力,驱动着他愈发沉稳坚定的内心,推着他向着更广阔、更复杂的未来,稳步前行。
前路漫漫,但第一个灯塔,已然在望。
喜欢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