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天律师事务所的团队展现出与他们声誉相匹配的专业速度。
在沈弘毅的紧密协调下,针对韩灏教授团队及其科技成果的法律尽职调查工作全面启动。大量的公司文件、技术资料、专利证书、团队背景信息被调取、审阅和分析。
与此同时,沈弘毅起草的另一份重要文件——《有限合伙协议》与《投资决策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初稿,也悄然摆上了祁阳的办公桌。
这摞文件,比律所的尽调清单承载着更为沉重的分量。它定义的,是启阳资本内部游戏规则,是祁阳与沈弘毅之间权力、责任与利益的基石。
《有限合伙协议》条款细致而复杂,明确了基金的结构、双方出资比例、管理费计提方式、利润分配的计算与分配顺序、关键人条款以及退出机制等核心商业安排。
《投资决策委员会议事规则》则更为具体地规定了投委会的组成、表决机制、议事流程。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清晰写明:祁阳作为普通合伙人和主要出资人,对超出预设风险敞口的项目、单笔投资金额超过基金认缴总额一定比例的项目,以及关键的人事任命,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是一个在初创投资机构中相对常见且平衡的权力结构。
既保证了沈弘毅作为管理合伙人在其专业领域内——项目挖掘、筛选、执行和投后管理——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能动性,也确保了祁阳作为创始人和资金基石,对公司的战略方向、重大风险以及核心人事拥有最高的控制力。
祁阳再次将自己沉浸在书房那片静谧的空间里。
夜色已深,窗外的城市灯火渐次熄灭,只剩下零星的光点在远处闪烁。他的书房却亮如白昼,台灯散发出稳定而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宽大的红木书桌,也照亮了摊开在桌面上那份厚厚的文件。
纸张的触感微凉,上面密密麻麻的印刷字体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他并非法律专业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法条训练,但凭借系统带来的思维强化、超凡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近期针对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等领域的恶补,他阅读这些专业文件时,并未感到过多的障碍。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严谨甚至有些拗口的法律术语,脑海中自动解析着条款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潜在风险。
这不仅仅是在“读”文件,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推演。
他仿佛能看到,在这些条款的框架下,未来一笔笔资金如何流动,一项项决策如何形成,利益如何分配,风险如何控制。每一个字句,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他读得很慢,时而在关键处停顿,修长的手指握住一支黑色的万宝龙钢笔,在旁边的皮质笔记本上写下批注或疑问。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是这静谧空间里唯一的伴奏。
他发现,沈弘毅在起草时,极其严谨地遵循并细化了他之前提出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与“重大事项最终拍板权”相结合的原则。
例如,在投资决策流程上,协议设定了清晰的链条:由沈弘毅负责项目的初步接触、筛选和立项报告撰写;提交由两人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对于符合常规风险收益标准的项目,需经两人一致同意;而对于超出预设门槛的项目,祁阳的一票否决权自动生效。
这条款设计,既赋予了沈弘毅充分的业务开拓空间,又牢牢锁定了祁阳对重大风险的最终控制,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管理费计提和利润分配上,沈弘毅设计的方案也充分考虑了对管理团队的激励与基金长期利益的绑定。管理费比例设置在行业合理区间,确保了基金日常运营和专业团队的建设。
利润分配则采用了常见的“瀑布结构”,优先返还合伙人的出资本金,然后支付优先回报,最后超额收益的部分,按照约定的比例在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
条款公平且具有吸引力,显示出沈弘毅并非只顾自身利益的短视者,而是着眼于与祁阳和基金长期共同成长的伙伴。
祁阳从心底认同这份协议草案的整体框架和绝大部分细节。这充分体现了沈弘毅极高的专业水准、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难能可贵的契约精神。
然而,作为基金的创始人和最终的责任承担者,祁阳的视野必须更长远,考量必须更周全。在几处关乎基金长期控制力、未来扩张灵活性以及极端情形下应对能力的细节上,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比如,关于后续基金募集时,现有有限合伙人的优先跟投权,沈弘毅的初稿表述相对原则化。
祁阳认为,随着启阳资本品牌打响,后续基金份额可能会成为抢手资源。
他批注要求将此条款写得更加明确、具体和强硬,确保现有支持者能持续分享平台成长的红利,同时也增强基金投资者基础的稳定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