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烧烤摊那晚之后,祁阳有车的事在宿舍里不算秘密,但在班里并没引起太多注意。
祁阳的生活很快回到了正轨。上课、去食堂、泡图书馆、回宿舍,这几件事构成了他的日常。
有车确实方便了不少,尤其是去离得远的教学楼,或者周末去分馆借书的时候。
不过多数时间他还是走路,保持着学生的样子。只有需要搬书或者碰上坏天气,他才会开车,而且总是把车停在角落。
课堂是学东西的主要地方。《经济学原理》的秦教授之后,《高等数学》是个年轻的张老师讲,很有激情,总能用简单的例子把难懂的概念讲明白。
《会计学基础》是位姓刘的副教授,要求严格,但讲课条理特别清楚。
祁阳靠着不错的基础,加上系统似乎让他脑子更清楚、思路更有条理了,各门课都跟得上,有时候还能冒出点让老师眼前一亮的回答。
他习惯坐在教室中间几排,不太靠前也不太后。听讲认真,笔记也记得简练。
老师提问,他不一定主动举手,但要是被点到,说出来的东西常常能点到关键,显得比一般大一新生懂得多些。几次下来,几个老师都对他有点印象了。
这天下午是《货币银行学》的第一节课。讲课的周副教授四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看起来挺儒雅。
听说是学院的骨干,还在外面的金融机构兼着顾问,非常有经验。
周老师没一上来就念课本,而是拿了最近一条关于央行操作的新闻开头,让大家讨论这政策是啥意思,对市场有啥影响。
当话题转到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信用创造乘数时,周老师出了一道需要多步推导的计算题。
教室里安静了一下,好些人赶紧低头翻书找公式。
祁阳集中精神,在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资金流转的过程。
系统好像确实让他的逻辑思维和心算能力变强了。他下意识地用手指在桌上轻轻划拉着,模拟着数字变化。
过了一会儿,他举了手。
“祁阳同学,你说说看。”周老师显然记得这个思路清晰的学生。
祁阳站起来,没直接说答案,而是用简单的话,一步步解释了初始存款怎么通过放贷、形成新存款、再放贷这样循环下去,最后变成更多的存款,还提到了乘数效应成立的条件和现实里的限制。
他说的不全是书上的,还加了一点自己关于电子支付时代货币变化的初步想法。
周老师认真听着,眼里露出点欣赏。等祁阳说完,他点了点头,补充了几个容易搞错的地方,然后对全班说:“祁阳同学这个推导逻辑很清楚。大家要记住,学金融关键不是背公式,是理解这些变量之间怎么互相影响,背后的道理是什么。这才是重点。”
下课铃响了,周老师收拾东西的时候,特意叫住了要走的祁阳。
“祁阳,对吧?你对信用创造这个过程理解得挺深啊,之前自己看过?”周老师语气挺随和。
“周老师好,”祁阳停下脚步,态度恭敬,“就是课余时间多看了点书,自己琢磨过,可能想得还不全面。”
“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好。”周老师笑了笑,从本子上撕了张纸条,写了个邮箱地址递给祁阳
“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后学习上有什么深入的问题,或者对哪个方向感兴趣,可以找我讨论。金融学会有时候会办些专题讨论,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来听听。”
“谢谢周老师,我记住了。”祁阳双手接过纸条,小心收好。这算是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也是个有用的机会。
这一幕被旁边的李哲看到了。回宿舍的路上,李哲推推眼镜对祁阳说:“周老师在院里挺受重视的,你是真有点东西。”
祁阳谦虚地笑笑:“就是那个题正好想明白了点,要学的还多着呢。”
赵刚更关心实际的:“那以后找实习、做项目能不能请周老师帮帮忙?”
“这才刚开学,想那么远干嘛。”祁阳把话题岔开了。
除了上课,图书馆是祁阳待得最久的地方。他不但看课本要求的参考书,也找各种金融期刊、行业报告和经典的投资理论看。
系统给他的那笔钱,让他不用为生活费发愁,可以更专心地学习。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经济类书架那儿找行为金融学的资料,碰见了也在找书的苏婉晴。
苏婉晴正踮着脚,想拿书架最上面一层的一本英文原版书《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有点够不着。祁阳路过看见,就停下问:“学姐,要帮忙吗?”
苏婉晴低头见是祁阳,脸上掠过一丝意外,随即点了点头:“麻烦你,那本蓝色书脊的。”
祁阳个子高,一伸手就轻松拿了下来递给她。
“谢谢。”苏婉晴接过书,目光扫过祁阳手里拿的几本偏理论和前沿的书。“你也看这些?”她难得地多问了一句。
“课后补充一下,多了解点。”祁阳回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