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封来自天南地北的信件,如同一个个捷报,昭示着苏清辞当年播下的种子,已然在各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她的弟子们,不再是需要她羽翼庇护的雏鸟,而是已然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各具特色的教育家与绣艺传承者。她们将“巾帼绣院”的理念——“有教无类、系统传承、融合创新、自立自强”——与各地的风土人情、绣艺传统相结合,开创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萧惊寒步入书房时,正看到苏清辞对着一桌信笺,眉眼间尽是掩不住的欣慰与自豪。他拿起几封信略看了看,冷峻的唇角亦微微扬起:“看来,你这‘桃李满天下’之期,不远矣。”
苏清辞抬眸,眼中光华流转,感慨道:“是啊,看到她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做得这般出色,比我亲自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更令人高兴。当初创办绣院,只盼能给她们一个安身立命、学习技艺的所在。未曾想,她们竟能走得如此之远,将星火燃成燎原之势。”
她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大靖舆图前,目光掠过那些已被她弟子们插上代表分院小旗的城市——苏州、成都、广州、太原、织云部……星星点点,已初具规模。
“惊寒,你看,”她指尖轻点舆图,“婉娘在江南深耕传统,春桃在蜀地大胆融合,碧荷在岭南对接商海,素云在北地惠泽贫寒,林秀在西北沟通东西……她们每个人,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也最能发挥所长的天地。这已远超我最初的期望了。”
萧惊寒走到她身侧,负手而立,目光深邃:“这便是传承的真正意义——非是复制,而是赋能。你给予了她们技艺、知识与信念,她们便能用这力量,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影响更多的人。《绣典》是死的,人是活的。唯有当知识通过这些鲜活的生命传递出去,才能真正‘活’起来,生生不息。”
苏清辞重重颔首,深以为然。她仿佛看到,以京城总院为根,以《大靖绣典》为干,由她这些才华横溢、各展所长的弟子们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分院,正如同繁茂的枝叶,向着四面八方伸展,汲取着不同地域的阳光雨露,最终必将共同构成一棵荫蔽天下绣娘、滋养大靖绣艺的参天巨树。
这不仅是她个人教育理念的成功,更是“靖安”盛世下,女性力量觉醒、才华得以施展的生动缩影。她们用手中的针线,不仅绣出了精美的作品,更绣出了属于自己的广阔人生,绣出了一个时代进步的华美篇章。而这,正是苏清辞穿越至此,所愿见到的最动人的风景。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