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观内别有洞天。
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向前,两旁草木葱茏,几株古松苍劲挺拔,透着一股清幽古朴之气。偶尔有晨雾缭绕,更添了几分仙气。
林墨亦步亦趋地跟着老道士,不敢多言,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新鲜又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远处隐约传来钟磬之声,让人心神安宁。
老道士带着他穿过几座殿宇,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院落不大,院中放着一个石碾,墙角种着几丛翠竹,看起来像是个杂院。
“从今日起,你便在此处住下吧。”老道士转过身,语气平淡,“每日卯时起身,洒扫观内庭院,劈柴挑水,洒扫庭除,不得偷懒。”
林墨一愣:“道长,我……我是来学武的。”
老道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淡淡道:“想学武,先学做人。连这点活计都做不好,谈何习武?”
林墨闻言,心中虽有些失落,却也明白老道士说得有理。他躬身道:“弟子明白了,定会好好干活。”
“你还不是弟子。”老道士摆了摆手,“先坐着吧,能不能留下,看你自己的造化。”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林墨看着老道士的背影,又看了看这简陋的院落,深吸一口气。不管怎样,能进这静心观,已是不易。他拿起墙角的扫帚,开始打扫庭院。
接下来的日子,林墨便在静心观住了下来。每日天不亮就起床,按照老道士的吩咐,洒扫庭院、劈柴挑水、擦拭殿宇神像,活儿虽杂,却也不算太重。
观里的道士不多,除了那个老道士,他只见过几个负责诵经的小道童和一个看管丹房的中年道士。大家平日里都各司其职,很少交谈,整个道观安静得很。
那个老道士似乎是个闲云野鹤般的人物,林墨很少见到他。偶尔遇上,老道士也只是淡淡看他一眼,问几句活计做得如何,从不说及武功之事。
林墨心里着急,却也不敢多问。他只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干活上,打扫得一尘不染,挑水挑得满满当当,劈柴也劈得整整齐齐,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被赶出观去。
周明远知道他在观里打杂,倒也支持,只是让他有空回回春堂看看。林墨偶尔回去一趟,周明远总会塞给他一些吃的,嘱咐他好好做事。
这日午后,林墨正在后院劈柴。他抡着斧头,一下下劈在木头上,“咚咚”作响。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把对学武的渴望都发泄在这劈柴上。
忽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咳。回头一看,正是那个老道士。
林墨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躬身行礼:“道长。”
老道士走到他面前,看了看地上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禾,又看了看他额上的汗珠,点了点头:“还算勤勉。”
林墨心中一喜,以为老道士要教他武功了,正想开口,却听老道士道:“你这劈柴的法子,太笨。”
林墨愣了愣:“请道长指点。”
老道士拿起一把斧头,掂量了一下,然后走到一根木柴前。他并未像林墨那样使出全身力气,只是手腕轻轻一抖,斧头便带着一股巧劲劈了下去。
“咔嚓”一声脆响,木柴应声而裂,切口平整光滑。
“劈柴不在于力大,而在于找对支点,用对巧劲。”老道士一边说着,一边又劈了几根木柴,每一下都看似轻松,却精准无比,“就像这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顺着规律来,事半功倍;逆着规律来,事半功倍。”
林墨看着老道士轻松劈柴的样子,若有所思。他接过斧头,学着老道士的样子,试着找木柴的支点,调整用力的方式。一开始总是不得要领,斧头要么劈偏,要么劈不开。
老道士也不催促,只是在一旁静静看着。
林墨不气馁,一遍遍地尝试。渐渐地,他似乎摸到了一点门道,斧头下去,不再像之前那样费力,劈得也越来越准。
“嗯,有点意思了。”老道士见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记住这种感觉,用心去体会。”
说完,老道士便转身离开了。
林墨站在原地,握着斧头,回味着老道士的话。他隐隐觉得,老道士教他的不只是劈柴的技巧,似乎还藏着更深的道理。
接下来的日子,林墨除了干活,总在琢磨老道士的话。他劈柴时用心感受用力的巧劲,挑水时体会身体的平衡,甚至扫地时也在留意手臂摆动的幅度。
不知不觉中,他发现自己的力气似乎大了些,动作也变得敏捷了。一次挑水时,水桶不小心晃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稳住身形,竟稳稳地接住了水桶,换作以前,怕是早就洒了一地。
这细微的变化让林墨欣喜不已,他更加坚信,老道士是在暗中指点他。
这天傍晚,林墨干完活,正准备回自己的小院,却被一个小道童叫住了。
“林墨师兄,观主请你去前殿一趟。”
林墨心中一震,观主?难道是玄机子?他连忙跟着小道童往前殿走去,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云州风云起:少年学武护苍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云州风云起:少年学武护苍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