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之事,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楚家平静的水面下激起了只有当事人才能感知的涟漪。楚云飞并未向家人提及那日的惊险,但那份经历,却让他更加坚定了必须尽快掌握实际力量的想法。空谈与谋划,在真正的风险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然而,就在他思忖着该如何向父亲开口,提出自己未来的规划时,楚怀远却先一步将他唤至了书房。这一次,书房里不止楚怀远一人,还有那位在寿宴上对楚云飞赞赏有加的族叔公楚怀瑾。
气氛显得有些郑重。楚怀远端坐主位,叔公楚怀瑾坐在一旁,手捧茶盏,目光深邃地看着走进来的楚云飞。
“云儿,来了,坐。”楚怀远指了指下首的椅子,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
楚云飞依言坐下,心中已猜到几分。近期的风头,加上自己成年在即,家族是时候对他的未来做出安排了。
“云鹏啊,”叔公楚怀瑾率先开口,用了楚云飞的表字,显得格外正式,“你前番病愈,犹如脱胎换骨,才学见识,震动金陵。我楚家能出你这样的子弟,是祖宗荫庇,家族之幸。”
楚怀远接过话头,看着儿子,眼中既有骄傲,也有为人父的担忧:“云儿,你如今已年满二十,学业有成,更难得的是胸怀大志,见识不凡。为父与你叔公,还有你母亲,近日一直在商议你的前程。”
他顿了顿,缓缓说出家族的打算:“眼下有两条路,皆为正途。其一,如今科举虽废,然朝廷为招揽新学人才,仍有各类特科、译学馆等进身之阶。以你之才学,潜心备考一二年,必能金榜题名,搏个进士出身,将来或入翰林清贵,或放外任实缺,光耀门楣,报效朝廷,亦不负平生所学。”
这是最稳妥、最符合士大夫家庭期望的道路。叔公楚怀瑾在一旁微微颔首,显然对此路径颇为认可。
楚怀远继续道:“其二,若你不愿再囿于国内旧学窠臼,为父亦可设法,筹措资斧,送你出洋留学。东瀛也好,欧美也罢,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学习彼邦之强盛根本。待学成归国,便是国家亟需之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出国留学,在这个年代,同样是许多开明家庭为子弟选择的一条金光大道。
两条路,一条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一条是时髦的“师夷长技”,无论哪一条,在楚怀远和楚怀瑾看来,都是为楚云飞铺就的康庄大道。他们期待着楚云飞的选择,或许会有些年轻人特有的犹豫,但最终总不会偏离这两条轨迹太远。
然而,楚云飞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他静静地听完父亲的规划,脸上并无欣喜或犹豫之色,反而是一片沉静。他站起身,对着父亲和叔公深深一揖,抬起头时,目光清澈而坚定,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力量:
“父亲大人,叔公,多谢二老为云飞前程殚精竭虑,苦心谋划。科举正途,出洋留学,确乃常人眼中之坦途。”
他话锋一转,声音不高,却如金石坠地:“然则,恕儿子不能从命。”
“什么?”楚怀远一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楚怀瑾也放下了茶盏,眉头微蹙。
楚云飞迎着两位长辈惊愕的目光,继续道:“父亲,叔公,当今之中国,非是太平盛世,可容人按部就班,读书做官,或远渡重洋,缓图改良。国家已是危如累卵,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内有朝廷腐朽,民不聊生。孙文革命党之所以屡扑屡起,皆因这天下,已到了不变则亡的关头!”
他上前一步,语气变得激昂起来:“在此存亡绝续之时,埋头故纸堆求功名,无异于隔靴搔痒;远赴重洋求学,纵然能成饱学之士,待数年后归来,恐江山已非昨日之江山!书生空谈,救不了国!学子远游,解不了近渴!”
楚怀远脸色变了:“云儿!你……你莫非是想……” 他已经猜到了儿子的意图,却难以置信。
“不错!”楚云飞斩钉截铁,目光如炬,“儿子意已决,要投笔从戎,以身报国!”
“胡闹!”楚怀远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气得胡须微颤,“我楚家诗礼传家,岂是行伍粗鄙之户!你可知兵凶战危?可知军旅艰辛?那军营之中,龙蛇混杂,岂是你这读书人能待的地方!你……你这是自毁前程!”
就连一向欣赏楚云飞的楚怀瑾,也沉声劝道:“云鹏,三思啊!报国之路万千,何必执于军旅一途?你才学盖世,若入仕途,他日位居枢要,一样可整顿朝纲,造福黎民,岂不胜过在行伍中搏杀?”
面对父亲的震怒和叔公的苦劝,楚云飞并未退缩。他再次躬身,语气放缓,却更加恳切深沉:
“父亲,叔公,儿子并非一时冲动。正因读了圣贤书,明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方知此刻绝非独善其身之时。您们常说乱世,可知何为乱世?乱世之中,无有武力,则一切理想皆是空谈!无有强军,则国家无有主权,百姓无有宁日!维新变法,需有武力为后盾;即便革命,亦需有新式军队为基础。儿子并非要去作一逞勇斗狠的武夫,而是要进入新式陆军学堂,学习现代军事知识,将来能为我华夏练就一支保家卫国的钢铁雄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系列之楚云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