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卫家照例是第一个到采购科办公室的。他刚把地扫干净,用抹布擦了一遍桌椅,老刘就踩着点走了进来。
老刘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错,脸上带着点难得的笑意。他端起林卫家泡好的茶,喝了一大口,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盖了红章的介绍信,扔在了林卫家的桌上。
“卫家,今天有个活儿,你一个人去。”
林卫家心里一动,知道考验来了。他放下手里的抹布,站直了身子。
“师傅,是啥任务?”
“去马家沟。”老刘靠在椅子上,翘起了二郎腿,“那是个山沟沟,离县城得有四十多里地,全是土路。路不好走,但是那儿的山货好,蘑菇、木耳、核桃啥的,都是正经的山里货。
你拿着介绍信和钱,去村里找村长,能收多少收多少。先去小孙那儿填个单子,预支五十块钱,剩下的你看着办,别亏了就行。”
老刘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记着,你是供销社的采购员,代表的是公家。拿出点精气神来,别让人家当毛头小子给耍了。东西要验好,价钱要谈死,别拖泥带水的。”
“是,师傅,我记住了。”林卫家把介绍信小心地收进上衣内侧的口袋里,心里头既紧张,又有些说不清的兴奋。独立采购,这证明老刘已经开始真正信任他了。
拿了钱,从供销社的车棚里,林卫家推出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永久”牌二八大杠。
林卫家检查了一下车胎,又往车链子上滴了几滴机油,然后跨上车,带着几个麻袋就朝着城外的方向骑去。
出了县城,就全是土路。路面坑坑洼洼,被大车的车轮压出两道深深的辙印。自行车在上面颠簸得厉害,林卫家的屁股被硌得生疼。他只能站起来,用全身的力气蹬着踏板,速度却怎么也快不起来。
路两边的田野里,社员们正弯着腰在地里干活,远远看去,像一个个移动的黑点。
骑了将近两个小时,累得浑身是汗,林卫家才看到远处山坳里的一片炊烟。他知道,马家沟快到了。
马家沟是个小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山坡上,房子都是清一色的土坯房。
林卫家推着车,一进村,就引来了一群穿着开裆裤、流着鼻涕的半大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好奇地打量着他这辆自行车。
打听了半天,才在一个孩子的指引下,找到了村长家。村长家在村子最高处,院子用石头垒着,看着比别家气派些。
“同志,你找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正蹲在门口抽旱烟,看到林卫家,眼神里带着点警惕。
“大爷,您好。请问您是马村长吗?我是县供销社的采购员,我叫林卫家。”林卫家从怀里掏出介绍信,双手递了过去,“这是社里开的介绍信,我想来咱们村收点山货。”
马村长接过介绍信,凑到眼前仔细地看了看,又翻来覆去地摸了摸上面的红章,确认没问题,才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哦,是供销社的同志啊,快进屋,快进屋喝口水。”
林卫家进了屋,马村长的老伴热情地给他端来一碗用粗瓷碗装的凉白开。
“马大爷,咱们村最近有啥山货不?”林卫家喝完水,直接进入了正题。
“有,有!”马村长一拍大腿,“前几天刚下过雨,山上的蘑菇都冒出来了。还有前阵子晒干的木耳和核桃,都还在家里搁着呢。就是路不好走,你们供销社的人,好久没来了。”
“那太好了。”林卫家笑了,“您能帮我把各家各户的货都收拢一下吗?我看看货,咱们现场谈价钱。”
“行,我这就去叫人!”
没过多久,村民们就三三两两地背着筐、提着篮子,来到了村长家的院子里。院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林卫家搬了条板凳坐下,让村民们把东西都摆出来。干蘑菇、黑木耳、还有带着青皮的核桃。山货的品相参差不齐,有的很干爽,有的还带着潮气。
没有急着定价,而是拿起一把干蘑菇,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用手捻了捻。
“大爷,您这蘑菇,有点潮啊。”林卫家对一个村民说道,“这天气,放不住,容易长毛。”
那村民有点不好意思:“同志,没办法,家里没个好地方晒。”
林卫家点了点头,然后又拿起一捧黑木耳,对着太阳看了看。他前世虽然没干过这活,但这几天下来,也学会了一些验货的门道。
他挨个验着货,好的坏的,都一一点评出来。村民们一开始还有点不服气,但听着林卫家说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渐渐地都信服了。
验完货,林卫家心里有了底。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乡亲们,大家的货,我都看过了。蘑菇,品质好的,八毛钱一斤。品质稍微差点的,六毛。干黑木耳,一块一斤。核桃,带青皮的,五毛一斤。大家看怎么样?”
有村民小声嘀咕:“这价钱,比前几个月低了一点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