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他眼里,何雨柱就是厂里最金贵的宝贝。
曾经的何雨柱不过是个厨艺精湛的厨师,虽然称得上是轧钢厂的顶梁柱,但并非不可或缺。
如今的他却大不相同,已成为厂里唯一能制造拖拉机的技术能手。
何雨柱笑着对王厂长说:多亏各位大导的鼎力相助,否则这拖拉机也造不成!
在场大导闻言喜形于色,虽然他们并未实际参与,但何雨柱这番话让每个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夜色渐深,何雨柱告辞离去,骑上自行车返回家中。
待何雨柱走后,杨厂长前去拜访大导,现场由王副厂长主持工作。
他严肃地对保卫科长交代:必须24小时严密看守这台拖拉机,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保卫科长立即保证完成任务。
王副厂长暗自盘算:这项政绩将推动杨厂长高升,自己便有望接任厂长一职。
而何雨柱正是他仕途晋升的重要助力,未来拖拉机实现量产,都将是他的功劳。
李主任也在场,彻底打消了与何雨柱作对的念头。
他心知肚明,如今的何雨柱已今非昔比,连自己的岳父都不敢轻举妄动。
识时务的李主任向来以眼光独到着称,这也是他能在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回到家的何雨柱沐浴更衣,正准备与妹妹何雨水、老太太共进晚餐时,院外突然传来汽车的声响。
何雨柱起初以为是许大茂看完电影被送回来,不料开门竟是那位大人物的孙秘书。快随我去见大导!孙秘书拉住何雨柱就要走。
何雨柱瞬间会意,想必是大导急着要看拖拉机。
他匆忙嘱咐妹妹照顾好老太太,便跟着孙秘书消失在夜色中。
望着何雨柱匆匆离去的背影,连询问缘由的机会都没有。
何雨柱坐上轿车,发现车内只有孙秘书一人。
车子启动后,孙秘书开口:
就我们俩!
他接着解释:
大导和杨厂长已经去了轧钢厂,大导派我来接您。
何雨柱点点头:
行,出发吧。
不到十分钟,轿车便驶抵灯火通明的轧钢厂大门。
何雨柱刚下车,就听见有人喊:
何主任到!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何雨柱歉然道:
这么晚还劳烦大导过来。
大导笑容满面:
听说你的拖拉机研制成功了?本来预计要几个月,没想到这么快!
何雨柱谦逊地回答:
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设计虽由我完成,但在杨厂长的统筹和其他同志的配合下,进度才得以加快。
这番表态令大导暗自赞许。
虽然清楚主要功劳属于何雨柱,杨厂长不过是跑跑腿,其他大导更未参与,但官场讲究的就是团结协作的智慧。
令他意外的是,年轻的何雨柱竟深谙此道。好啊,轧钢厂上下齐心,值得表扬!大导满意地点头,这可是咱们帝都首台自主研发的拖拉机,我看比现有的型号都要出色。
何主任,你来演示一下?
何雨柱利落地用摇把启动拖拉机。突突突......
发动机轰鸣声中,他详细讲解操作要领,随后驾着拖拉机在场地绕行一周。有谁想试试?何雨柱停稳后问道。
大导兴致勃勃地举手:我来!
孙秘书正要劝阻,却被摆手制止:简单的很,和开车差不多。
娴熟地操作一圈后,大导询问了熄火方法,随即招呼道:
大家都体验下吧。又对班子成员说:其他同志去会议室。
会议室内,两位秘书忙着斟茶。
待众人落座,大导开门见山:
首先,祝贺轧钢厂圆满完成拖拉机的研发任务。
我知道这台拖拉机是在何雨柱同志指导下完成的,但没有大家的协助,这个项目也无法顺利完成。
更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成果,你们的贡献我都看在眼里。
今晚专程过来,主要因为实在太高兴了。
这对我们国家而言,确实是向前迈进的一小步。
尽管步伐不大,但总比停滞不前强得多。
何雨柱同志,目前拖拉机能否实现量产?
还有没有改进空间?
何雨柱回答:
量产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可以着手建设厂房和生产线。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对拖拉机进行全面测试。
必须建立规范的质量检测体系!
大导说:
好的,我明白了。
另外还有件事要安排。
原本轧钢厂的事务我不该插手,但既然来了,就代为协调一下。
我建议轧钢厂设立分厂,专门负责拖拉机组装生产。
由何雨柱同志担任副厂长,主管拖拉机生产事宜。
至于正厂长人选,需要有人协助把关,毕竟何雨柱同志还年轻。
大家觉得如何?
在场众人一致赞同。
这本就是何雨柱的功劳,其他人都是沾光。
任命为副厂长合情合理。
若换作其他人当厂长反而不妥,因为目前只有何雨柱精通这项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从守护下乡名额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合院:从守护下乡名额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