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凤凰之所以是凤凰,不在于它穿什么,而在于它有一颗翱翔九天的心。
夜深人静时,姜瑶从怀里掏出那半个窝头,就着一碗冷水慢慢吃着。窝头已经凉了,有些发硬,但她吃得很香。吃完后,她从枕下摸出母亲留下的那本诗集,借着微弱的月光,一页页地翻看着。
诗集的纸张已经泛黄,有些地方还带着水渍和霉斑,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母亲的字果然如刘妈所说,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好看,圆润而灵动。姜瑶用指尖轻轻抚摸着那些字,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温度。
忽然,她在一页空白处看到几个用铅笔写的小字,像是随手记下的。她凑近了些,借着月光辨认,只见上面写着:“正月十五,玉兰花开。”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母亲的生日。姜瑶的心猛地一跳,她仿佛看到母亲坐在玉兰树下,笑着写下这几个字的样子。她小心翼翼地把诗集放回枕下,掖了掖被角,闭上眼睛。
梦里,她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院子里,满院的玉兰花都开了,母亲笑着向她伸出手,说:“瑶儿,过来。”
她跑过去,扑进母亲温暖的怀抱,再也不想醒来。
第二天一早,姜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她穿好衣服走出院子,只见几个小厮正抬着几筐炭火往后院走,管事嬷嬷跟在一旁,嘴里不停地吆喝着:“都快点,别耽误了主子们用炭火!”
姜瑶知道,分炭火的时辰到了。她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身上洗得发白的夹袄,朝着管事房走去。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但她握紧了藏在袖管里的那半块从刘妈那里得来的芝麻窝头碎屑,那是她此刻唯一的勇气来源。
走到管事房门口,已经有几个丫鬟和婆子在等着了。她们看到姜瑶,都露出了鄙夷的神色,纷纷往旁边躲了躲,仿佛她身上有什么脏东西。姜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目光,她低着头,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等待着。
管事嬷嬷点到她的名字时,脸上带着不耐烦的神情:“姜瑶,你的炭火。”
两个小厮抬过来半筐炭火,姜瑶低头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筐里的炭火大多是湿的,上面还沾着泥,有些甚至已经发霉了。这样的炭火,烧起来不仅烟大,还没什么热量,最多只能烧半个时辰。
“嬷嬷,这……”姜瑶忍不住开口,“能不能给我换一些干的?我夜里看书,需要些炭火取暖。”
“看书?”管事嬷嬷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嗤笑一声,“一个庶女,也配看书?我看你是闲得发慌了!有这些炭火给你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是不是想挨鞭子?”
周围的人也跟着哄笑起来,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姜瑶身上。
姜瑶咬了咬嘴唇,忍住眼里的泪水。她知道,和这个嬷嬷争辩是没用的。她正准备点头应下,忽然想起刘妈的话,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回廊上,一个穿着青绿色宫装的身影正慢慢走过,正是老太君身边的张嬷嬷。
姜瑶的心猛地一跳,她故意往旁边挪了挪,让自己手上的冻疮和那筐湿炭完全暴露在张嬷嬷的视线里。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一副受了委屈却不敢言说的样子。
张嬷嬷的脚步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姜瑶身上,又扫了一眼那筐湿炭,眉头微微皱了皱。但她什么也没说,继续往前走去,很快就消失在回廊的尽头。
管事嬷嬷见姜瑶不再说话,以为她怕了,冷哼一声:“还不快把你的炭火抬走,杵在这里碍眼!”
姜瑶默默地叫了两个负责杂役的小丫鬟帮忙,把那半筐湿炭抬回了自己的小院。她不知道张嬷嬷会不会帮忙,但她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回到小院后,她把湿炭一块块捡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虽然知道这样作用不大,但她还是想试试。她坐在门槛上,看着那些湿炭,心里有些失落,又有些期待。
傍晚时分,正当姜瑶准备放弃希望时,一个小丫鬟突然来到她的小院,手里捧着一个小炭盆,盆里装满了干爽的银骨炭。
“这是张嬷嬷让我给你送来的。”小丫鬟把炭盆放在地上,语气平淡地说,“张嬷嬷说,天气冷,让你好生取暖,别冻坏了身子。”
姜瑶愣住了,她看着那盆银骨炭,银白色的炭块上泛着光泽,烧起来无烟无味,热量又足,是侯府里只有主子才能用的好东西。她没想到,张嬷嬷真的会帮她。
“替我谢谢张嬷嬷。”姜瑶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小丫鬟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姜瑶走到炭盆前,伸出冻得发僵的手,凑近炭盆。温暖的气息包裹着她的手,冻疮带来的疼痛渐渐消失了,一股暖流从指尖蔓延到心底。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盆炭火,更是一份希望,一份在黑暗中支撑她前行的力量。
她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正染红了半边天,像极了母亲院子里盛开的玉兰花。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娘,你看,有人在帮我呢。我会好好活着,等到来年玉兰花盛开的时候,我一定会活出个人样来。”
夜色渐浓,姜瑶点燃了一块银骨炭,放在屋里的小炭盆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小屋的角落,也照亮了她眼底的希望。她从枕下拿出那本诗集,借着炭火的光,继续读了起来。这一次,她的心里充满了勇气,因为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总会有温暖的力量在守护着她。
喜欢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