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岭上那股子胜利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硝烟味似乎还隐约残留在清冷的空气里,但活计已经一件件压了下来。清理战场、安葬战友、安置返乡的老乡、清点缴获的物资……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可脸上都带着一股子踏实又充满干劲儿的光彩。
这天下午,日头偏西,风依旧刮得人脸皮发紧。林晚秋猫在通讯帐篷里,守着那几部宝贝电台。耳朵上扣着大大的耳机,纤细的手指偶尔在纸上记录下一两组无关紧要的信号。连续几天的监听和破译,让她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但精神却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松懈。根据地的电台,就是连接外界的神经,也是防备暗处敌人的耳朵。
突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最后在营地口戛然而止。紧接着,是哨兵略带惊讶的询问和一个略显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回答声。
林晚秋心中一动,摘下耳机,掀开厚重的棉帘子走了出去。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正利落地从一匹喘着粗气的战马上跳下来。他裹着一件半旧的八路军灰色棉军装,外面套着件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羊皮坎肩,脸上、眉毛上结了一层白霜,嘴唇冻得发紫,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透着一股子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不容置疑的精明干练。
“同志,请问杨靖宇司令员在哪里?我是八路军总部派来的联络员,姓郑,有紧急文件送达!”那汉子看见林晚秋,立刻快步上前,语气急促却不失沉稳,一口带着浓重关内口音的官话。
林晚秋心头一凛,不敢怠慢:“郑同志,辛苦了!快跟我来,杨司令员就在指挥部!”她一边引路,一边对旁边一个战士吩咐:“快去通知陈队长和何大姐,就说总部来人了!”
指挥部的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稍微驱散了些许寒意。杨靖宇正和陈青山对着摊开的地图低声讨论着什么,何秀兰也在,正清点着药品清单。听到动静,三人都抬起头来。
“司令员!这位是八路军总部派来的郑同志!”林晚秋侧身让进老郑。
老郑顾不上拍打身上的尘土和冰碴,直接挺地敬了个礼,然后从怀里最贴身的内袋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了好几层、还带着他体温的扁平小包。他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露出一封盖着红色印章的信函,双手郑重地递到杨靖宇面前:“杨司令员,陈队长,林同志,何大夫!总部急件!命令我务必亲手交到你们手上!”
帐篷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杨靖宇接过那封看似轻薄、却仿佛重若千钧的信,手指因为用力微微有些发白。他走到炭盆旁,借着跳动的火光,快速而仔细地阅读起来。陈青山、林晚秋和何秀兰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跟随着他的表情。
杨靖宇的眉头先是微微蹙起,随即越拧越紧,眼神也变得锐利无比。他看完一遍,又飞快地扫了第二遍,这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关切的脸。
“总部命令,”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帐篷内的寂静,“关内我军已转入全面战略反攻,攻势迅猛,战绩辉煌。为配合关内主力的决定性行动,命令我北境抗联,立即抽调一部分精干兵力和相应物资,火速支援正在冀热辽边区艰苦作战的八路军兄弟部队,协助他们扩大战果,巩固新区!”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肃:“同时,命令我们严密监视北境残余日伪军的动向。鬼子在关内日子不好过,很可能会狗急跳墙,试图将北境的兵力或重要物资向关内转移,甚至可能裹挟部分伪军流窜入关,增援他们的垂死挣扎。我们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牢牢看死他们,绝不能放一股敌人、一枪一弹入关,给关内的兄弟部队增加负担!”
这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
陈青山几乎是立刻上前一步,他受伤的左臂还吊在胸前,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灼热:“司令员,支援关内,义不容辞!黑风岭这一仗,咱们缴获了不少鬼子的粮食和弹药,除了留下必要的一部分保障根据地运转和后续清剿,至少能抽出三分之一,不,一半!支援关内兄弟!兵力方面,我带队去!给我两百……不,一百五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我保证把人和物资安全送到,配合兄弟部队完成任务!”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关内的反攻形势一片大好,能参与其中,为最终胜利贡献一份力量,是每一个抗联战士的热切期盼。
林晚秋却微微蹙起了秀眉,脸上露出一丝担忧:“青山,你的胳膊还没好利索,这一路长途跋涉,还要穿越可能不太平的区域,能行吗?而且,北境这边,赵老根他们虽然还在搜剿残敌,但林子太大,难免有漏网之鱼。你一下子带走一百五十名主力,根据地的防守力量会不会太空虚?万一有突发情况……”
她考虑的同样是现实问题。胜利的喜悦之下,隐藏的危机并未完全消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怒踏山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怒踏山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