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联络各村
大雪初霁,连绵的北境山峦如同披上了厚重的银甲,在苍白日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冷光。抗联根据地的指挥部内,却是一派与室外严寒截然不同的火热气氛。杨靖宇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摊开于粗糙木桌上的军事地图,指尖从代表根据地的红色区域向外划出几个箭头,落在那些尚未被标记的村落名称上。
“军火库一仗,咱们打出了声威,也打出了底气。”杨靖宇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围在桌边的陈青山、林晚秋、秦啸岳等骨干,“但这还不够。鬼子就像受伤的饿狼,缩回去舔舐伤口,迟早会卷土重来,而且下一次会更凶狠。我们不能坐等他们来打,要把根须扎得更深,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鬼子啃不动、吞不下的铁疙瘩!”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地图上几个分散的点:“这几个村子,离我们根据地三十到五十里不等,都受过鬼子的祸害,乡亲们心里憋着火。青山,晚秋,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带上队伍,去把这些村子串联起来,让他们知道,抗联就在他们身边,我们既能一起打鬼子,也能一起保家园!”
陈青山与林晚秋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凝重与决心。
“保证完成任务!”陈青山挺直脊背,声音斩钉截铁。
林晚秋补充道:“司令员放心,我会沿途注意收集情报,摸清鬼子在这些区域的活动规律,争取在每个村都建立起可靠的联络点。”
次日黎明,一支精干的队伍悄然离开根据地。陈青山和林晚秋带队,成员包括机灵的小石头、沉稳的秦啸岳,以及猎户赵老根和他的两个徒弟——他们对这片山林的熟悉是无价之宝。队伍轻装简从,却携带了部分缴获的日军罐头和粮食,这是带给乡亲们最实在的见面礼。
首站是五十里外的李家屯。通往村子的山路被积雪覆盖,寂静得只剩下踩雪的咯吱声和偶尔惊飞的寒鸦。越靠近村子,气氛越发显得死寂。村口歪斜的木牌坊上,“李家屯”三个字模糊不清,几处房屋有明显的火烧和破坏痕迹,断壁残垣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劫难。
看到这支穿着不同制式棉袄、扛着枪的队伍,村子里仅有的几个在门外活动的老人和孩子,如同受惊的兔子,瞬间缩回屋里,门窗紧闭,留下几条空荡荡的雪巷。
陈青山打了个手势,队伍在村外一片小树林停下。“看来乡亲们被鬼子、伪军吓怕了,不敢轻易信人。”他低声道,“老秦,带几个人守住村口要道,注意警戒。赵大哥,你和小豹子从侧翼绕过去,观察村里有无异常。其他人原地休息,没有命令不许进村。”
“我和小石头先过去。”林晚秋整理了一下围巾,将手枪藏好,“我们空着手,看起来威胁小些。”
陈青山点头:“小心点,有事发信号。”
林晚秋和小石头摘下帽子,拍掉身上的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像军人,这才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村子走去。刚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一间低矮泥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位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老人颤巍巍地探出半个身子,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他们。
“你们……是干啥的?”老人的声音沙哑而充满戒备,“又是来征粮抽丁的?”
林晚秋停下脚步,露出温和的笑容,声音清晰而柔和:“大爷,您别怕。我们不是鬼子,也不是二鬼子。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是来打鬼子的队伍。”
“抗联?”老人愣了一下,上下打量着他们,尤其是看到林晚秋是个年轻女子,神色稍缓,但疑虑未消,“俺听说抗联都在深山里,咋到俺们这小村子来了?”
“大爷,抗联就是老百姓的队伍,鬼子祸害到哪里,我们的仗就打到哪里。”小石头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少年人的急切,“我们刚端了鬼子一个军火库,缴了不少家伙!就是来告诉乡亲们,别怕鬼子,咱们能一起揍他们!”
老人看着小石头激动的脸,又看看林晚秋沉静的目光,犹豫了片刻,终于慢慢挪出来,回头对着村里喊了一嗓子:“都出来吧……不是祸害人的兵,像是……像是咱自家的队伍!”
这一声喊,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一扇扇门陆续打开,村民们小心翼翼地聚拢过来,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男丁很少,脸上都带着长期恐惧和生活艰辛留下的烙印。一个裹着破旧头巾的中年妇女,怀里抱着个瘦小的孩子,怯生生地问:“你们……真能打鬼子?上个月鬼子来抢粮,把俺男人……给打死了……”话没说完,眼泪就滚落下来。
又一个老汉激动地补充:“他们还烧了俺家的柴房,抢走了留种的粮食!”
“乡亲们!”陈青山见时机成熟,带着几名战士走了过来。他没有拿枪,声音洪亮而诚恳,“鬼子造的孽,我们都记着!我们抗联,就是千千万万和你们一样,被鬼子害得家破人亡的老百姓组织起来的!我们拿起枪,就是为了报仇,为了保护还没被祸害的乡亲,为了让咱东北的老百姓能重新过安生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怒踏山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怒踏山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