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进入了1979年的初夏。
首都的街头,似乎比去年又多了几分生机,人们的穿着更加多样,脸上的表情也更轻松了些。
关文如在家休养了近一年,身体不仅完全恢复,甚至比昏迷前更加康健,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她看着日渐活跃的市场和悄然变化的社会氛围,那颗曾经带领工人们创业办厂的心,又活络了起来。
这天,她换上一身利落的的确良衬衫和长裤,骑着自行车,开始在四九城里转悠。
她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默默观察着街面。
她看到副食店前排起的长队,看到外地来出差的人背着大包小包、为找一口热乎饭和一个落脚处而发愁…
因为城里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难,住宿难…这样的基本民生问题!
如今是一个百业待兴的时代。
机会很多,但很多政策尚未明朗,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她深知,无论什么时候,最基础、最不会出错的,就是解决人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民以食为天!
关文如忽然停下自行车,看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吃摊前排起的长龙,心里渐渐有了清晰的规划,
那就先从餐饮做起。
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
考虑好后,她迅速回了家,写计划书。
……
晚上,一家人吃完饭,三胞胎回屋写作业,关元修和秦悦在院子里乘凉。
关文如给贺言之泡了杯茶,两人坐在客厅里闲聊。
关文如直接开口,“言之,我最近在城里转了转。”
贺言之放下手里的文件,看向她,眼神温柔,“嗯?是想出去散散心,还是有什么想法了?”
他知道,以关文如的性格,不可能一直闲在家里。
关文如笑了笑,“休息得差不多了,总得找点事情做,我看现在城里,吃饭是个大问题。
国营饭店就那几家,口味单一,服务也…一般!很多外地来的同志,还有本地想改善下伙食的,都没什么好选择。”
贺言之点点头,表示认同。
他偶尔接待下面来的同志,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幸好他们有部队食堂。
关文如继续说,“我就想着,政策现在也慢慢松动了,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了,我想…先开几个餐馆试试水。”
贺言之闻言,并没有立刻反对,而是沉思了一下,问道,“想好做什么了吗?开在哪里?开店恐怕要比上班辛苦,你的身体…”
“都想过了。”关文如显然已经深思熟虑,“现在大家的经济也没那么好,所以我先不做大酒楼,就做家常菜,干净、实惠、味道好是关键。
地点我看中了王府井那边的一个临街小铺面,之前是个杂货铺,现在空出来了,位置不错,大小也合适,至于身体…”
她自信地笑了笑,“你放心吧,我现在壮得能打死一头牛!而且也不是让我自己去颠勺,肯定要请人的。”
贺言之看着她眼中熟悉的光彩…
那是她谈起事业时才会有的神采,他知道拦不住,也不想拦。
他握住她的手,“你想做,我就支持你,需要我帮什么忙吗?比如找工商的人问问政策?或者装修找些靠谱的工程兵?”
关文如反握住他的手,心里暖暖的,“政策我自己先去跑跑看,摸摸路子。
到时候真要装修,肯定找你帮忙找些手脚利落的同志,付工钱的那种。”
她不想完全依赖贺言之的关系网,想先自己试试水。
贺言之理解地点点头,“好,有什么难处,一定要跟我说,别累着自己。”
“知道啦,贺大师长。”关文如笑着靠进他怀里,“就是小餐馆,一步步来,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也给自己找点事儿做,等以后政策更明朗了,说不定还能干点更大的。”
贺言之搂着她,吻了吻她的发顶,“嗯,不管你做什么,我都相信你能做成,就像当年的饲料厂一样。”
夫妻俩又细细聊了些开店的初步设想。
比如主打哪些菜品,大概的定价,需要置办些什么家伙事等等。
......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备,关文如看中的两家临街店面已然焕然一新。
窗户擦得亮堂,门口挂着崭新的招牌:如意家常菜。
这名字通俗易懂,又暗含了她的名字,寓意也好。
正如关文如所料,大批知青返城,工作机会却有限。
她的招工启事一贴出去,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
关文如亲自面试,挑选了不少手脚麻利、看着干净朴实的年轻人。
她手里有几份精心整理、标准化过的家常菜菜谱,确保口味的稳定。
每家店配置四名厨师(两主两副轮班)、四名服务员(同样轮班),确保任何时候店里都有充足的人手应对客流。
规矩立得清楚,待遇给得公道,员工们也都干劲十足。
选了个周末的好日子,两家店同时开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