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蓝澜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沉浸在午夜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她重点研读了两类典籍:一是关于能量精细操控和幻象构建的技巧,试图将Z.W.笔记中“干扰感知”和“模拟波动”的理论转化为实际手段;二是仔细翻阅守夜人历年来的观测记录,寻找与“容器”相关的蛛丝马迹,并核对Z.W.笔记中提到的其他可疑地点。
“旧港灯塔”这个地点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城市最早的港口标志,如今早已废弃,灯塔本身也成了受保护的历史建筑,但少有人至。记录显示,那里近几十年来曾数次报告过异常的磁场波动和船员间的怪谈,但规模不大,从未引起官方重视。Z.W.特意标注此地,绝非空穴来风。
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蓝澜来到了旧港区。废弃的码头栈桥木板腐朽,海鸥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盘旋啼叫。那座红白相间的旧灯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防波堤尽头,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
越是靠近,手背上的印记反应就越微妙。不再是面对节点时的灼热或警示,而是一种……轻微的共鸣,仿佛灯塔内部有什么东西与印记同源,却又有所不同。这感觉让她更加警惕。
灯塔底层的大门被锈蚀的铁锁锁住。蓝澜没有强行破坏,而是绕到背海的一面,找到一扇破损的气窗,灵巧地钻了进去。内部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和海水的咸腥味。螺旋上升的钢铁楼梯锈迹斑斑,踩上去发出吱呀的声响。
她没有急于向上,而是先在底层仔细探查。灵视之下,塔内的能量流动果然异常。地脉能量在这里并非像节点那样汇聚,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场巧妙地偏转、疏导,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笼罩整个灯塔基座的能量漩涡。这个漩涡并非为了封印或连接,更像是一个……“伪装层”或者“能量过滤器”,将灯塔内部深处的某种气息完美地掩盖了起来。
“果然有蹊跷。”蓝澜心中暗道。Z.W.的推测可能是对的,这里隐藏的不是一个典型的节点,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沿着楼梯向上,同时尝试运用新学的技巧。她将自身灵性调整到极其内敛的状态,并模拟出周围环境能量那种被偏转、过滤后的平和波动,如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光学迷彩”。手背的印记微微发热,帮助她精细地调控着这种模拟。
来到灯塔顶部的灯室,巨大的透镜早已失去功能,积满了灰尘。然而,在灯室中央的地板上,蓝澜发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暗门。暗门由金属制成,上面刻着与守夜人符文相似、却又更加古老复杂的图案。印记的共鸣感在这里达到了最强。
暗门没有锁,但需要特定的能量频率才能开启。蓝澜将手按在冰冷的金属上,集中精神,引导印记的力量,尝试与门上的符文建立连接。这一次,她不再是强行冲击或对抗,而是如同对暗号般,缓缓调整着输出能量的频率,试图“说服”这扇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她以为方法错误时,门上的符文逐一亮起微光,发出低沉的“咔哒”声。暗门缓缓向下滑开,露出一道向下的、深邃的阶梯,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金属和某种奇异香料的气味扑面而来。
阶梯下方,并非想象中的狭小空间,而是一个远比灯塔基座面积更广阔的密室。密室四壁是粗糙的岩石,显然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开凿而成。里面摆放着几个巨大的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古籍、卷轴和奇特的仪器;一张厚重的石桌上,散落着一些设计图稿和计算手稿;墙角甚至还有一个简易的炼金工作台。
这里……简直是一个微型的秘密研究所!
蓝澜的心脏怦怦直跳。她走近石桌,拿起一页手稿。上面的字迹,与Z.W.的笔记一模一样!这里是他曾经的秘密基地!
她快速浏览着手稿上的内容。这些手稿比之前找到的笔记更加深入、系统,详细记录了他对古神本质的研究、对各种节点能量的分析,以及……大量关于“容器”的理论推导和设计方案!
Z.W.认为,单纯修补节点如同治标不治本,古神意识终会找到新的突破口。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制造一个强大的、可控的“灵性容器”,主动吸纳并“净化”从节点逸散出的古神力量,将其转化为相对稳定、无害的能量,甚至可以为守夜人所用。这个容器,才是长久维持平衡的关键。
手稿上还有几张复杂的设计图,描绘了一个由多种稀有材料构成的、结构精密的球形装置。旁边标注着所需材料清单,其中几样,如“星陨铁芯”、“地脉结晶”,蓝澜连听都没听说过。
在桌子的最底层,蓝澜发现了一本皮革封面的日记。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它。日记的前半部分记录着Z.W.建立这个基地、进行研究的兴奋与艰辛。但到了后半部分,笔调逐渐变得沉重和焦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现代萨满觉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现代萨满觉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