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新法推行,他本可静待良机,而非在局势未明时仓促起事。
这确是被柴髙逼至绝境,但他从未反省自身过失——若真有决心 ** ,为何不动用家族积蓄?
暂且不论他们如何谋划刺杀,在柴髙眼中这几人根本不值一提。
除却项羽的勇武尚可入眼,但麾下樊哙足可与之抗衡。
在柴髙看来,真正的统帅当智勇双全。
正如他派人寻访的韩信,虽世人对其褒贬不一,甚至有传言称其谋反遭诛,但柴髙深知——韩信功高震主招致猜忌,才是祸根。
诛杀韩信的苦果,终由刘邦自食。
吕氏专权几乎倾覆汉室,若非陈平、周勃力挽狂澜,大汉基业恐将断送于妇人之手。
这段隐秘,唯有穿越者柴髙心知肚明。
此刻他要找的,正是那个曾受胯下之辱的绝世将才。
(
会稽郡守喜出望外,这趟差事收获颇丰。
中丞大人不仅调拨了三千石赈灾粮,还特意派遣五百禁军随行护送。
其实柴髙过于谨慎了,他唯恐救济粮遭劫,才特意向皇帝申请禁军押运。
不过禁军统领还肩负着与曹天行相同的使命——既要寻访韩信,更要将曹参平安带回,这可是柴髙反复叮嘱的重任。
让皇家禁军押粮实属杀鸡用牛刀,但这支队伍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倒让曹郡守深感责任重大。
他暗自揣测:若非为押粮,必是为寻人。
能让中丞如此挂念的,除了自家小子曹参,就只剩那个叫韩信的了。
此人定非等闲,否则怎会劳动禁军?不过他只猜对一半——在柴髙心中,曹参的重要性丝毫不逊韩信。
能在大汉朝堂与周勃比肩者,不过萧何、张良、曹参三人而已,这等栋梁之才岂能错过?
作为秦朝旧制的郡守,曹天行掌管全郡军政大权。
寻人对封疆大吏而言不过举手之劳——既有姓名,又略有耳闻,自然手到擒来。
他将赈灾事务交给属官督办,亲自带着禁军直奔淮阴县。
救灾若有差池,那些官吏也不必再端这碗饭了。
至于寻子之事早已安排妥当,眼下只剩寻找韩信这桩差事。
不过曹天行始终不解:区区草民何须如此兴师动众?若交他私下办理,带着衙役找县丞协助,谁敢不给中丞面子?当朝太子对老师尚且恭敬有加,更遑论地方小吏。
在县城寻人本非难事。
县丞主簿手握户籍名册,治安伍长熟悉乡里情况。
若连伍长都不识之人,中丞大人又是从何知晓?
莫非是中丞大人的亲眷?这倒极有可能,只是从未听闻柴髙大人有何 ** 韵事或家室。
可惜我膝下只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否则定要为中丞大人保媒牵线。
淮阴县在当年堪称大县,即现今江苏淮阴一带。
作为**时期的军事重镇,整个县城布局严整有序。
曹天行抵达后片刻未停,径直前往县衙。
这可把县丞吓得魂飞魄散,还道是得罪了哪路煞星,裤裆都险些湿透。
那些传闻中的禁军精锐,今日亲眼所见更觉骇人——黑甲森森列阵,炎炎烈日下纹丝不动,恍若铁铸。
领兵都尉目光如刀扫来,县丞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将陈年糗事倒豆子般抖落干净。
直到被曹天行搀起,才惊觉裤裆已湿透。
县丞不必惊慌,奉中丞大人钧命,特来寻一个叫韩信的人。
不知县丞可曾听闻?
(县丞心中暗骂)这挨千刀的韩信,莫不是捅破了天?平日接济你那么多次,如今竟惹得柴中丞亲自过问!
何劳诸位动手,下官这就带人将他押来。
不必。
中丞严令须由禁军押解,烦请带路。
都尉虽不明就里,但军令如山。
见县丞慌慌张张回屋更衣,曹天行暗自好笑——任谁见了这群煞气冲天的黑甲军,怕都要失态。
若非一路同行,自己初见时怕也要腿软。
不多时县丞更衣毕,带着家眷蜂拥而出。
彼时民风开化,听说大秦精锐禁军到访,女眷们岂肯错过观瞻的机会?只可惜这些铁甲武士执行军务时,活像会喘气的铜像,任你百般撩拨也目不斜视。
大人请随我来,眼下正是用膳时辰......
“先寻人要紧,我等奉中丞大人军令而来,此刻不便用膳。
”
石都尉眉头微蹙,他们此行是为寻人,并非来寻这些风尘女子。
堂堂禁军精锐,何愁觅不得良配?这般庸俗脂粉,实在难入他们法眼。
“大人误会了,下官是说,近日那韩信无处用饭,每到此时便去河边向一浣纱女讨食。
说来也怪,那小子生得俊朗,竟真有人甘愿倒贴。
”
提起韩信,县丞便觉头疼。
这小子终日佩着柄破剑游荡,要么在河边读书,从不肯踏实务农或做工。
他曾多次派人劝导,可韩信总说自己等待机遇,志向不在此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