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急忙分派随从:一队护送老者接回家眷,一队将受伤部属抬往医馆。
望着上司背影,李戡只觉钦佩之情无以复加。
使不得大人!老朽怎敢劳中丞大人养老?这要折煞草民了!见李戡真派人随行,老者慌得连连摆手。
搀扶老者的兵卒叹道:您七子三孙皆战死沙场,这份礼遇当之无愧。
我等军人朝不保夕,若他日也有人如此善待我等亲眷......
李戡闻言默然。
军中虽有些微抚恤,比之后世终究天差地别。
他亲自扶老者登上马车:老丈如何称呼?转头又命人将伤者送往城中最好的医馆。
待安排妥当,李戡猛然发现中丞已不见踪影,顿时冷汗涔涔:速随我寻人!若大人再有闪失,我等万死难辞其咎!
数人神色仓皇地追赶柴髙的踪迹,待寻得时,却见他正悠然环顾四周景致,与街边行人攀谈闲话。
大人孤身出行,若有不测,属下万死难辞其咎。
李戡暗自叫苦。
大秦律令森严,武将失职尤甚,这怨不得他心有余悸。
柴髙朗声笑道:何须惊慌?方才之事已证,在这百姓拥护、将士用命之地,谁人敢犯?此乃大秦之幸。
他望着熙攘街市,感慨虽律法严苛,民心尚稳,纵有陈吴之流,亦难成气候。
来得正好。
柴髙指着采买的货物道,大秦虽重军功,亦需通商惠工。
桑麻不兴,何以富民?李戡听得怔然,暗叹这位中丞大人果真神异,连商贾之道也如此精通。
若此等奇才为反贼所用,大秦危矣。
大 ** 振兴商贾?此事虽不违圣意,然陛下......李戡欲言又止。
当年吕不韦旧事,谁人敢提?
我知你所虑。
柴髙正色道,然国需军饷,民需休养,处处皆需银钱支撑。
话至此处,他自己也惊觉失言,险些将教化百姓之说脱口而出。
李戡闻言几乎拜倒。
这位大人句句切中要害,连他父亲昔日为官时,也不过空谈殚精竭虑,何曾如此直指关窍?此刻方知为政之道,当如是也。
大秦以军功为尊,自然需要将士开疆拓土。
单是北方不断袭扰的游牧部族,就足以令人头疼。
看来这位大人确有振兴大秦之志,否则不会直接考虑扩充军力扫平四方。
相较之下,父亲的主张实在过于保守。
这位中丞在朝堂所论的治国之道确实无可挑剔。
我虽为武将,但在父亲教导下也通晓政事,因此能理解他的深意。
没有钱财寸步难行。
你们看,我采买这么多物品却未付一文,只因众人知我是中丞,信我为人。
其实不仅朝廷,连治下百姓都讲究信用二字。
如此,国家才有希望。
你先垫付银钱,待府上账房理清后再去支取。
说来奇怪,为何寻个称职的账房如此困难?
说罢他自己也不禁失笑。
秦时算学尚未昌明,要找个好账房确实不易。
柴髙正全神贯注完善胸中蓝图,却不知有人正在暗中谋划颠覆大秦。
咸阳城外山道上,三骑疾驰。
他们不时回望,确认已摆脱追兵。
二位叔父不必再逃,那人似乎根本没派人追击。
项羽勒住战马,对先前的对话仍难以释怀。
叔父为何执意要杀那位中丞?我看他并非恶人,反倒光明磊落,堪称君子。
三人下马稍歇。
这番奔逃已让他们精疲力竭。
羽儿,此人不仅心思缜密,其才智更非我等可比。
那变法之事,你当真以为是秦王的主意?范增神色黯然,想起方才听闻的《大秦令》仍心有余悸。
他制定的《大秦令》天衣无缝,策略也极为高明。
废除严刑峻法,免除徭役,这些都是解民倒悬之举。
这难道不好吗?我们反 ** 秦不也为此?嗯...倒也不尽然。
对于范增执意要杀柴髙,项羽始终难以认同。
在他看来,要杀这样一位清廉爱民的官员,实在下不去手。
更何况,他根本不屑于做这种事。
身为立志成为英雄的人,怎能沾染如此卑劣的行径?
“羽儿,我们的身份和使命,无需多言。
最后提醒你一次——可还记得我们是谁?”
“计划必须提前了。
若让那人的《大秦令》传入楚地,一切将功亏一篑。
”
“立刻启程返回楚地!趁其变法尚未稳固,速速起事!”
**柴髙全然不知,放走项羽已埋下祸根。
但他此刻并不在意——局部战场的胜负,终究难撼国力悬殊的碾压。
这便是格局的差异。
范增虽擅兵法,在柴髙眼中却不过是千年智慧碾压下的困兽之斗。
那些被当世推崇的谋略,于后世不过寻常手段。
譬如今日柴髙所为,若在现代人看来稀松平常,却令当时众人震撼不已。
这个时代,注定成为他独舞的舞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