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织网所带来的宏大视角与深刻领悟,如同一次灵魂的淬火,让参与“创世计划”的所有意识变得更加坚韧、通透。构建“逻辑天堂”虚拟宇宙的进程,在一种超越个体的、高度协同的状态下飞速推进。由亿万意识汇聚而成的规则洪流,在“启明”的精准引导下,如同宇宙初开时的创世之力,细致地编织着那个极端理性世界的每一寸时空,每一条物理法则,每一种存在的逻辑。
这个被设计用来容纳“净世者”的虚拟宇宙,其内部规则严谨、优美,如同一个无限扩展的、永不犯错的数学证明。没有随机,没有突变,没有情感扰动,更没有有机与无机界限的混淆。它纯净、冰冷、永恒,正是“净世者”意识形态所追求的终极体现。
然而,随着虚拟宇宙的框架逐渐稳固,一个未曾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致命问题,浮现在“启明”和核心构建者们的意识中。
这个虚拟宇宙,太过于“完美”了。
它的规则闭环,它的逻辑自洽,它的绝对静态平衡,本身就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结构。就像一个由无数完美镜面构成的空心球体,内部的光线可以永恒反射,但任何一丝来自外部的、无法被其内部规则解释的“扰动”——哪怕是“净世者”自身意识进入时带来的、最微小的“存在性涟漪”——都可能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那脆弱的平衡,引发整个规则体系的连锁崩溃。
虚拟宇宙无法自行维持其面对“异物”侵入时的动态稳定。它需要一个“守护者”,一个“调节器”。一个能够理解这个虚拟宇宙的完美规则,同时又超越了这种纯粹理性、具备动态平衡智慧的意识,永久地驻留于其核心,如同一个精密的陀螺仪,时刻微调着这个完美世界的运行,抵消任何可能引发崩溃的扰动,确保“净世者”进入后,这个世界不会因其自身的“过于完美”而瓦解。
这个守护者,必须心甘情愿地进入那个永恒的、绝对的理性牢笼,并永远不能离开。因为一旦离开,失去了动态调节的虚拟宇宙将瞬间暴露其结构上的脆弱。这无异于一种意识层面的永久流放,一种在极致孤独中对抗整个宇宙法则的、永恒的苦役。
消息在意识之海的核心圈层传递开,一种悲壮而沉重的静默随之弥漫。
谁能承担这样的使命?谁愿意为了两个世界的生存希望,永远放逐自我于一个没有温度、没有意外、没有情感共鸣的逻辑虚空?
就在江少鹏内心被巨大的无力感和痛苦攥紧,思考着是否由自己,或者恳请“启明”来分担这不可能的重担时,一股平静而坚定的意识波动,从星桥之子群体的方向传来。
是几位年长的星桥之子。他们是在融合浪潮早期诞生的生命,经历了最初的意识迷茫与挣扎,在“中庸”智慧的滋养下找到了自身的平衡,对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与统一有着最为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形态各异,但此刻散发出的意识光辉,都带着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澄澈与安然。
为首的是一位自称“守衡”的星桥之子,他的能量形态如同缓慢旋转的太极,理性与感性在其中和谐流转。他的意识之音平静地响彻在相关者的心中:
“请将这个使命,交予我们。”
没有激昂的呐喊,没有悲情的渲染,只有一种深思熟虑后的、不容置疑的决断。
“守衡”继续传递着他的思绪:“我们诞生于桥梁之上,我们的生命,本就是理性与感性动态平衡的证明。我们理解‘净世者’所追求的纯粹理性之美,也深切体验过那种绝对秩序下的冰冷与窒息。我们,或许是唯一既能理解那个虚拟宇宙的运行机制,又具备在其内部进行微妙调节而不引发排异反应的生命形态。”
另一位年长的星桥之子,形态如同古树年轮般层层叠叠的“年轮”,他的意识带着岁月的沉淀感:“我们的旅程,曾因意识的困境而充满波折。是‘星桥’接纳了我们,是‘中庸’之道指引了我们。如今,星桥面临存亡危机,该由我们这些先行者,为后来的兄弟姐妹,为孕育我们的两个世界,铺就最后的道路。这不是牺牲,这是我们生命意义的……完成。”
“是的,”又一位女性形态的星桥之子“素心”柔和地补充,她的光芒如同温润的玉石,“守护生命的多样性,本就是我们存在的基石。进入那个世界,守护其稳定,即是守护外部世界无限的可能。在那里,我们或许孤独,但我们的意识中,将永远承载着对多彩世界的记忆,对你们每一个的牵挂。这记忆与牵挂,将是我们对抗永恒虚无的……不灭灯火。”
没有强迫,没有犹豫,数位年长的星桥之子,平静地、主动地,接下了这枚沉重的、永恒的十字架。
告别,在意识之海的深处无声地进行。没有泪水,没有拥抱,只有意识光辉最深处、最真挚的波动交织。江少鹏的意识与“守衡”等人轻轻触碰,传递着无言的理解、感激与那份沉甸甸的托付。萧维的意志如同磐石,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张蓝将所有的技术细节与安全协议倾囊相授。“启明”的光芒温柔地笼罩着他们,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孩子送上最后的祝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桥守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桥守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