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空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平缓了一下道:“申将军,本王明白你所指是什么,只是本王还是不甘啊,当初是因为皇兄年长,才继承太子之位。
如果是本王断位,我巴蜀的气运绝不会如此,就算是你大梁强大,但本王有生之年绝不会让巴蜀亡国。
申将军,你走吧,皇室无能,朝臣无道,我巴蜀气数已尽,就让本王安静的在这里待一会吧。”
申怀安听到杜空的话音,顿感有些不妙,难道他是想在此自尽?
申怀安立即道:“杜王爷,你难道就不想随着你皇兄迁去南诏吗?最起码你还可以安度晚年啊。”
杜空道:“亡国的罪责总要有人承担,申将军,按皇兄的气量,本王去了南诏,也逃不了被斩的命运。
就让本王在此看这皇宫最后一眼吧,申将军,还请说话算话,善待巴蜀百姓。”
申怀安道:“杜王爷,人固有一死,或轻轻鸿毛,或重以泰山,王爷以死明志的大义,本侯虽然佩服,但本侯觉得你这是软弱,这是逃避。”
杜空道:“申将军,你凭一己之力拿下益州,功名盖世,现在还数落我一下亡国的王爷,有这必要吗?”
申怀安道:“杜王爷还记得本侯曾和你说过我大梁右相上官仁远吗,相爷胸怀万民,心怀百姓,就算朝廷罢了他的官职,但他还在不停想办法为百姓和朝廷做事。
相爷年轻时就背负骂名,直至今日他也不做半点辩解,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辩解,只要心中有百姓,百姓自然会维护他。
王爷,巴蜀虽然归了大梁,但这里的百姓还是你巴蜀的百姓,王爷就不想留下来继续为百姓做点事?
想起你的大义和气节,本侯对王爷还深感敬佩,可如今你如此逃避,说实话,本侯对王爷的看法有些改观了。”
杜空道:“成王败寇,申将军笑到最后,本王再怎么努力也难逃亡国的命运,申将军,有必要将话说得如此明白吗?”
申怀安道:“王爷,上官大人现已被朝廷重新启用,他现在是巴蜀四州总督,主政巴蜀四州,王爷你就不想见证一下,巴蜀在大梁的治理下,所取得的效果吗?”
杜空道:“见证了又怎么样,本王承认你巴蜀在治国上面确实有一套,不然面对匈奴多年的侵犯,也不会一直强撑着,最终还灭了匈奴。
等上官大人真的将巴蜀治理好了,你不是更有理由来嘲笑本王和我巴蜀皇室吗?申将军,你就这么喜欢落井下石?”
申怀安道:“杜王爷,我当初说的皇室或是朝臣愿意留下来的,愿意参与共同治理巴蜀的,并不是一句空话。
虽然现在是上官大人主政巴蜀,但巴蜀和大梁毕竟不同,民间风俗、风土人情、规矩传承,甚至是文化和习惯都不相同。
最终还是会让你们来治理巴蜀,我们只是监督,难道杜王爷真的甘心将你们的子民让他人来治理。
王爷,想开一些吧,你们陛下虽然走了,可你还在巴蜀,这些百姓还得靠你们蜀人来治理。”
杜空愣了一下道:“申将军说的可是真的?”
申怀安道:“杜王爷,本侯再混蛋,也不会拿巴蜀四州百姓的幸福来开玩笑吧。
王爷在巴蜀虽然只是个闲散的王爷,但王爷的为人百姓还是很认可的,只要您举荐一些有能力的官员,本侯定当上报朝廷,让您和他们共同参与治理巴蜀。
虽然巴蜀现在归了大梁,但还是在你们杜氏的治理之下,天下风云多变,几十年或数百年之后,只要你杜氏还在,保不齐还会东山再起。”
对于申怀安的话,杜空更是不明白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如果传到大梁朝廷是要被砍头的。
杜空疑惑道:“申将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现在风头正盛,怎么有如此悖逆之言。”
申怀安道:“王爷觉得本侯是否忠于大梁朝廷?”
杜空道:“申将军,本王虽然不知你为何有此一言,但将军先是只身闯潼州,替大梁收复潼州,后又舍命护三皇子进京,还救了你们天子一命。
然后为国征战匈奴,几次差点命丧沙场,这些事已传遍天下,而且你为了维护大梁律法,公然在你朝堂之上想自尽以证清白。
申将军,天下有哪个敢说你不忠于朝廷?申将军,你究竟想说什么?”
申怀安道:“杜王爷,这些事都是我申怀安做出来的,王爷知道本侯为何如此吗?
和王爷说实话吧,本侯忠的不是哪一个朝廷,也不是哪一个天子,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等本侯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天下百姓再没了战争,就算是遇到些贪官,但总还能活下去。
杜王爷,我大梁军队围了你奎州半个月时间,之所以没有强攻,就是为了不让战争祸及百姓,所以才想一切办法想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这样一来,整个巴蜀境内将不会再发生战争,杜王爷,你可知道我大军围了你奎州半个月,得耗费多少钱粮,如果不是今天顺利,下面的将士早就向朝廷去弹劾本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梁好声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