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墨:“原来是这样,申将军博学多才,老夫佩服,将军既然能出奇兵灭了匈奴,不知这上百万的百姓如何处置?”
申怀安:“元帅,末将有个大胆的想法,说来可能会有些唐突。”
韩墨:“哈哈哈,申将军,还有什么大胆的想法能胜过灭了匈奴的,将军只管说,老夫能承受。”
申怀安道:“元帅镇守边关三十余载,将士们也换了很多茬,他们有的已战死沙场,最长的也在此坚守了二十来年。
现在匈奴不存在了,这些将士他们立下过汗马功能,也不能亏待他们,而这些百姓就是他们的赏赐。”
韩墨:“哈哈哈,将军真敢想啊,就算这上百万百分平均给给这些将士,一个将士就要分得三十个俘虏,他们拿什么养活这些俘虏?”
申怀安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向韩墨道来,他的想法是这样的:镇北军还有三万人左右,还有以前战死的将士,他们为国征战,也不能少了他们的好处,他们还有家人可以接受赏赐。
等副帅韩镇北带着大军回来后,将俘虏和缴获的物资进行清点,记录在册,然后让这三万镇北军跑马圈地,谁圈下的地就算谁的。
如此从甘州往北一千五百余里,这里水源充足,一马平川,草原肥沃,将士们圈下的地可以产粮,也可以放牧,甚至还可以开作坊。
还有那些战死的家属,让他们也来参与圈地,让将士们带着全家老小全来这里安家,然后免去他们三年赋税,三年之后再收取税收。
这样将士们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这里的建设中来,然后论功寻赏将这些俘虏赏给他们,我粗略的计算了这些俘虏,他们大多是女人。
男人要么被战死,要么被俘虏,将士也可以娶他们当老婆,传宗结代,改变匈奴游牧的习性,让他们跟着在这里安家。
而且这么大片的土地,将士们为了多圈些地,那还不得拼命的生孩子,由此不出两代,这里将又是一个中原。
而那些战俘,会押着他们回到中原,让这些战俘修路、开水渠、开矿,他们就是免费的劳力,只要给点吃的,直到他们慢慢灭亡。
至于那些小孩,五岁以下不记事的,就分给内地大梁的百姓抚养,而其它的孩子,大一点的就跟着战俘去修路。
小一点的就关着,磨灭他们的野性,等长大了再送去干活,由此整个天下就再也没有匈奴一族了。
然后鼓励商人前来北边经商,从甘州向北一千五百余里,那得建好多城池,以后这里就是大梁的土地,这里的所有人就是大梁的子民。
而留下来的那些匈奴人,只要有了家,就可以改变他们游牧的习性,慢慢适应汉人的生活,一旦他们的生活得到丰足,他们也就不会再作乱了。
他们可以为朝廷贡献多少粮食和税收,还有数不完的牛羊马匹,从此以后这里将再也没有战乱了。
韩墨听完申怀安的想法,张大了嘴巴,他实在是想不到申怀安竟然放了这么大一个招,而且想的这么样。
如果按申怀安的想法来,这里将成为大梁的后花园,这里不仅可以贡献税收,还可以招集很多的军人,从此大梁再也不用担心战争了。
韩黑道:“申将军,你可真是人才啊,一旦你的想法真的实现,从此多大梁可高枕无忧了,申将军请受老夫一拜。”
韩墨说完就起身准备行大礼,不过被申怀安给拦住了,这一礼太重,他申怀安受不起。
落坐后,韩墨又道:“申将军,接下来就是如何向朝廷写战报,这个将军有何建议。”
申怀安:“元帅,您就饶了我吧,我刚回甘州,还没休息好呢?再说家里有几个女人还得应付,我要陪他们逛街、玩耍,这个很累的。
末将实在是没心情写战报,您是边关统帅,您就辛苦一些,占报什么的您看着写吧,也算是帮我一个忙了,我在您后面落个款,或是不签名也行。”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梁好声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