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申怀安来到京城外,封州逃难来的灾民都在这里。
他们每天除了按时领两顿粥外,就只能在这里等了。
封州水患还没有退去,他们也回不了家园。
望着这些纯朴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那种渴望救助的的眼神让申怀安很是痛心。
这些都是普通的百姓啊,现在谁给他们吃的,谁就是他们的救世主。
申怀安在灾民中间走着,那些灾民见有官员过来,都好奇的望着他。
申怀安来到一个棚子前,说是棚子,也就是一块破旧的床单撑在那里,可以勉强遮阳而己。
下面除了几件破烂的衣服,别无他物。
这里坐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旁边还有一位老者。
小女孩紧张的看着申怀安,眼神中除了害怕,还有渴望和好奇,而且眼还带着清澈及稚嫩。
申怀安上前问小女孩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小女孩紧紧拉着一旁边的老者,不敢回话。
老者道:“回大人,孙女名叫许如烟,今年五岁了。”
申怀安:“许如烟,多好听的名字啊。
老人家,您孙女的名字是谁起的,还很有学问。”
老者:“回大人,孙女的名字是我儿子取的,也就是如烟的父亲。”
申怀安:“老人家,您儿子是做什么的,他人呢?”
老者:“如烟的父亲原是封州的秀才,还是个教书先生。
逃难的途中他们夫妻双双饿死了,可怜我孙女了,这么小就失去了爹娘。”
申怀安:“敢问老人家如何称呼?”
老者回道:“回大人,小民许山。”
申怀安上前想抱起小女孩,但那个叫如烟的女孩见着生人,很是害羞,立即躺在许山的身后。
申怀安知道,这个小女孩失了父母,又经历了这么多苦难。
现在虽然有爹爹在身边,但她心里还是会感到害怕和怯懦。
申怀安只得对许山道:“老人家,您放心,皇上下旨让本官安置你们。
本官一定会安顿好乡亲们的。”
这时旁边另一位灾民道:“大人,这每天两顿粥,实在是吃不饱。
再说内子受了风寒,能不能帮忙请个大夫?”
申怀安:“你叫什么名字,你夫人呢?”
灾民道:“回大人,我叫刘二狗,我夫人在那里。”
申怀安顺着二狗手指的方向,看到一棵大树下躺着一个女子,衣衫破烂。
申怀安立即让明镜带这位女子去治病,一边安抚灾已。
申怀安站在灾民中间对着周围的人大声道:
“本官申怀安,受皇上旨意前来赈灾,本官已给大家找好了地方。
各位乡亲,你们就听我身后这些人的安排,全部迁往郊外。
本官保证你们以后每天有两顿米饭,而且参与做工者还有工钱可领。
另外皇上还让本官为你们建房,开荒,以后还会建药房、学堂等。
各位乡亲,现在你们就根据身后这些人的安排,分批迁往郊外。
本官在那里做好饭,等着你们。”
有的百姓纷纷问道:“大人,我们逃来这么多天了。
除了每天两碗清粥,也没有管我们的,大人说可是真话?”
申怀安:“本官向你们保证,从现在起,你们每个人都会每天两餐米饭,管饱。
如果谁没有吃饭,尽管来找本官,本官一定给你们一个交待。”
所有百姓听到这么一说,全都纷纷下跪。
他们从封州逃难来这里已十几天了,每天除了两顿米粥。
就没人管他们了,甚至有人还得了病,因来不及医治而亡。
现在好了,皇上终于派人来了,不仅每天有米饭吃,而且还可以开荒,做工。
甚至有的还大声哭了起来,从封州一路逃来,有多少人饿死、病死。
这些都是他们的亲人,如果能熬到现在那多好啊。
于是在飞鱼卫的组织下,灾民陆续迁往皇家庄院。
皇家庄院住进灾民也不合适,申怀安特意经这里重起了一个名字,叫汤山新院。
当天第一批人有几千之众就已在汤山新院外围安顿。
童知俊和顾倾言也把大概统计的情况交给了申怀安。
这些灾民里有会打铁的,有会建房的,有会种地的,还有郎中、厨子等。
这些都被童知俊和顾倾言记录在册,以后也可以直接安排了。
整整五天,申怀安一行人除了迁移灾民,就是在别院外围搭建简易房子。
他要确保每户都能遮风挡雨,再不能让他们风餐露宿了。
灾民总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了,根据童知俊和顾倾言统计的数据。
申怀安让那些青壮随着工部罗大人前去修路,虽然工钱很低,但绝对能保证其一家温饱。
除了修路的,剩下的来除了建房,就是开荒,这些灾民以后将在这里再建家园。
申怀安还让他的徒孙,宫里的太医院首座曾庆带人前来协助。
带着那些灾民中郎中给灾民治病,同时也预防瘟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梁好声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