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号” 底层,一间标注着 “A 级净化” 的综合测试舱内。空气经过三重过滤,冰冷得如同实验室的冷藏室,还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 —— 那是高频信号发生器运转时产生的气息,混合着金属元件轻微加热后的焦糊味,构成了科技感十足却又紧绷的氛围。舱室四周的墙壁覆盖着深灰色吸音材料,材料表面嵌满了密密麻麻的传感器接口,从温度感应到电磁探测,至少二十种不同类型,天花板上均匀分布着八个高分辨率监控探头,镜头正对着中央区域,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监控范围。
舱室中央是一个环形控制台,台面由防刮玻璃制成,下方嵌入了三块 27 英寸的触控屏;控制台内部连接着多台高性能服务器,从指示灯判断,至少是双路 CPU 配置,和一台大型模拟信号发生器,发生器侧面的接口面板上,还插着几根不同颜色的屏蔽线缆,延伸向舱室角落的 “深海环境模拟舱”—— 那是专门用于测试设备抗压、抗干扰性能的核心装置。
苏叶 —— 此刻的 “叶瑗”,站在环形控制台正前方,穿着一身临时提供的灰色防静电服,头发束在脑后,神情专注得如同在进行精密实验。她的指尖在触控屏的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轻微的 “嗒嗒” 声,屏幕上很快调出 “深渊之语” 模块的测试主控界面 —— 界面上布满了实时跳动的参数:信号强度(dBm)、传输速率(Mbps)、误码率(%)、抗干扰等级(1-10 级),每一项都清晰可见。
在她身后三步远的位置,站着三名 “幽灵船” 的技术专家 —— 他们穿着与苏叶同款的防静电服,胸前挂着 “技术评估组” 的标识牌,年纪都在三十五岁以上,眼神锐利如鹰,紧盯着苏叶的每一个操作动作,也不放过屏幕上闪过的每一行数据流。更远处的舱门阴影里,还伫立着两名穿着黑色作战服的守卫,他们双手按在腰间的枪套上,气息沉凝如磐石,目光扫过舱内的每一个角落,连苏叶调整站姿的细微动作都能引发他们的警惕。
这场技术演示,看似是 “验证性能”,实则是一场在全方位监控下的 “生死考核”,不容许苏叶有丝毫差错 —— 任何一个破绽,都可能暴露她的真实身份。
“现在开始基础链路稳定性测试。” 苏叶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仿佛只是在进行常规实验。她的指尖在触控屏上轻点,激活了 “深海环境模拟系统”—— 控制台侧面的模拟信号发生器瞬间启动,发出轻微的 “嗡鸣” 声,屏幕上弹出一个参数配置窗口,她快速输入一组数据:“模拟深度:1000 米,水温:4℃,磁干扰强度:8 级,多路径衰减:中度”,这些都是深海通信的典型极端环境参数。
随着 “确认” 按钮被按下,控制台主屏幕立刻分成左右两栏:左侧显示传统军用通信协议(TCP/IP + 跳频技术)的测试数据,右侧则是 “深渊之语” 模块的实时状态。几乎在环境参数加载完成的瞬间,左侧的信号强度条从 - 70dBm(正常水平)瞬间暴跌至 - 120dBm(红色危险区),还伴随着剧烈的上下抖动,不到三秒,“断联” 的红色警告字样就出现在屏幕中央;而右侧的 “深渊之语” 模块,指示灯稳定地闪烁着幽蓝色光芒,信号强度条虽也有小幅波动(从 - 75dBm 降至 - 90dBm),却始终维持在绿色安全区间,数据吞吐速率稳定在 10Mbps 左右,误码率更是低至 0.001%,远超常规技术水平。
站在中间的技术专家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 “符合预期” 的神色,但他眉头依旧紧锁,眼神中的审视并未减少 —— 显然,基础测试还不足以让他们信服。
“加压。” 左侧的技术专家突然开口,语气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模拟三千米深海瞬变涡流干扰,磁干扰强度提升至 10 级,同时加入高频电磁脉冲干扰。” 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常规深海通信的测试极限,甚至接近 “实验室理论环境”,明显是在刻意刁难,试图找出 “深渊之语” 的性能漏洞。
苏叶没有丝毫犹豫,指尖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调整环境模拟参数 —— 模拟深度直接拉满至 3000 米,磁干扰强度跳到 10 级(最高等级),还勾选了 “高频电磁脉冲” 选项(频率:1GHz-10GHz,脉冲宽度:10ns)。参数确认的瞬间,屏幕上甚至弹出了 “环境极端,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的警告提示,但苏叶直接点击 “忽略”,继续测试。
舱室内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 ——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嗡鸣声陡然变大,控制台侧面的散热风扇开始高速运转;主屏幕上,左侧的传统通信协议早已 “断联”,屏幕变成一片漆黑;右侧的 “深渊之语” 信号强度条则猛然下挫,从 - 90dBm 一路跌至 - 115dBm(黄色警戒区边缘),传输速率也骤降至 2Mbps,眼看就要步传统协议的后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她称王,他们称臣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她称王,他们称臣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