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阳光变得和煦,连风都带着暖意。姜小帅的社区诊所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与生机,甚至因为他在康复期间坚持为老病人提供线上咨询,口碑更胜从前,慕名而来的新患者也多了不少。
他的腿好了七八成,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长时间站立做复杂治疗,但普通的坐诊、检查、开药已经完全没问题。重回工作岗位,让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提了起来,那种属于医生的专注和沉稳,混合着他本身的开朗,形成一种独特的亲和力。
郭城宇依旧坚持每天接送,风雨无阻,午餐便当更是雷打不动,花样翻新到诊所的小护士们都开始调侃:“姜医生,你们家郭总是不是报了什么新东方厨师速成班啊?”
姜小帅通常只是笑笑,懒得解释。只有吴所畏来诊所找他时,才会私下吐槽:“郭子现在简直比我妈还啰嗦,早上非要看着我吃完那个什么‘十全大补粥’才让出门。”
吴所畏最近也忙,但总会抽空来诊所转转,有时候是送些好吃的,有时候就是单纯过来坐坐,跟姜小帅聊聊天。两人认识多年,关系铁得能穿一条裤子,哪怕只是安静地各忙各的,也觉得舒服。
“知足吧你,”吴所畏啃着姜小帅洗好的苹果,含糊地说,“有人这么疼你还不好?你看池骋,能记得回家吃饭我就谢天谢地了。”
“池总那是干大事的人,能一样吗?”姜小帅笑着把一份病历归档,“不过说真的,大畏,看你俩现在这样,我真替你高兴。”
吴所畏嘴角弯了弯,没说话,但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这天周末,姜小帅的诊所组织了一次小型的社区义诊活动,主要是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基础检查和健康咨询。这事他筹划了一阵子了,郭城宇自然是鼎力支持,出钱出力,还拉来了几个相熟的医疗器械公司赞助。
义诊当天,天气晴好。诊所门口的空地支起了帐篷,摆好了桌椅和设备。姜小帅穿着白大褂,坐在咨询台后,耐心地为排队的居民答疑解惑,测量血压血糖。几个诊所的护士和郭城宇找来的志愿者在一旁帮忙维持秩序、分发宣传册。
吴所畏也拉着池骋来了,美其名曰“感受人间烟火气,支持兄弟事业”。池骋对这种嘈杂的场合兴趣缺缺,但还是穿着休闲装,戴着墨镜,站在稍远一点的树荫下,看着吴所畏像个热情的松鼠,跑来跑去地帮姜小帅打下手,一会儿递个东西,一会儿帮忙安抚一下哭闹的小孩。
“池骋!过来帮个忙!”吴所畏远远地朝他招手,指着一个需要搬到里面的重一点的器械。
池骋顿了顿,还是迈步走了过去,在周围大爷大妈好奇的注视下,轻松地将器械搬到了指定位置,动作利落,引来一片小声的赞叹。
“可以啊池总,宝刀未老。”郭城宇凑过来,用手肘撞了他一下,笑嘻嘻地说。
池骋懒得理他,目光转向咨询台后的姜小帅。阳光下,姜小帅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但神情专注而温和,解答问题时条理清晰,语气让人安心。郭城宇就站在他不远处,看似在跟志愿者插科打诨,眼神却时刻关注着姜小帅那边的动向,在他需要递水或者擦汗时,总能第一时间把东西送到他手边。
一种平淡却坚实的幸福感,萦绕在忙碌的义诊现场。
然而,在这片祥和之下,一丝不和谐的阴影,正悄无声息地试图渗透。
一个穿着普通、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普通上班族的年轻男人,排在了咨询的队伍里。他手里拿着一份普通的体检报告,轮到他的时候,他坐在姜小帅对面,语气寻常地咨询了几个关于慢性胃炎调养的问题。
姜小帅仔细看了他的报告,给出了专业的建议。男人道了谢,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状似无意地闲聊起来:“姜医生,您这诊所真不错,环境好,医生也专业。我听说您这儿以后还要引进更先进的设备?”
姜小帅忙着看下一个病人,随口应道:“是有这个计划,还在筹备。”
“那太好了。”男人笑了笑,压低了些声音,“其实我对医疗投资也挺感兴趣的,不知道姜医生有没有考虑过引入外部资金,把诊所规模做大?我认识几个朋友,正好有这方面的资源……”
他的话听起来很合理,但那双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姜小帅还没回答,旁边的郭城宇耳朵尖,立刻凑了过来,手臂自然地搭在姜小帅的椅背上,脸上挂着看似随和实则疏离的笑容:“这位先生,看病就看病,聊投资就有点远了吧?我们这小诊所,暂时还不缺钱。”
那男人被郭城宇打断,也不尴尬,笑了笑:“是我唐突了。只是觉得姜医生医术好,人也好,应该有更好的发展。”他留下了一张只有电话和邮箱的名片,“如果以后有需要,可以联系我。”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婚后依然逆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婚后依然逆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