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阁一层藏万卷,稚子过目记无遗。黄级武技随心悟,满座皆惊叹天姿。
何生跟着林墨踏入藏经阁一层,望着四周高达三丈的书架与密密麻麻的典籍,心中涌起强烈的求知欲 —— 自他记事起,便在饥寒交迫中挣扎,从未有机会接触如此多的书籍,更别说了解天武大陆的全貌。他想起器灵 “修行需知天地” 的提醒,又念及自己对这片大陆的无知,当下便有了决定:“林执事,我想先在一层停留,好好看看这些典籍。”
林墨微微一怔,随即点头:“自然可以,只是一层典籍近三万册,就算是寻常修士,每日也只能精读十余本,小友若想通读,怕是需要数月时间。” 他虽敬佩何生的身份,却也觉得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即便有太上长老庇护,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从这些典籍中汲取太多知识。
何生没有解释,只是走到 “地理卷” 书架前,伸手取下最上层的《天武九州志》。他翻开书页,目光快速扫过,原本需要逐字阅读的古朴篆字,在他眼中竟如同寻常文字般清晰,每一页的内容只需一眼便能完全记下 —— 这是混沌灵根带来的天赋,不仅能快速吸收灵气,更能提升大脑的记忆与理解能力,达到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境界。
他左手翻书,右手同时取下另一本《东洲妖兽录》,双眼分视两本书籍,内容却互不干扰,如同两条溪流般汇入脑海。《天武九州志》中对九州地理、灵气分布的记载,《东洲妖兽录》里对妖兽习性、弱点的描述,甚至书架角落一本《凡人市井杂记》中对东洲各地风俗的记录,都被他完整记下,且能瞬间理解其中含义。
林墨站在一旁,起初还只是随意观望,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眼神从平静转为惊讶,再到震撼 —— 何生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从最初的每分钟一本,到后来每分钟三本、五本,甚至双手同时翻阅不同的典籍,书页翻动的 “哗哗” 声在安静的一层中格外清晰,却没有遗漏任何一本。
更让林墨震惊的是,每当何生看完一本典籍,都会随手放回原位,且能准确说出书中的核心内容。有一次,林墨忍不住指着一本《古修士遗迹考》问道:“小友,此书开篇提到的‘陨星遗迹’,位于东洲何处?”
何生头也不抬,一边翻着《丹草辨识录》,一边随口答道:“陨星遗迹在东洲东北部的‘黑石荒原’,传说是上古修士陨落时形成,遗迹外围有‘迷魂瘴’,需用‘清心草’炼制的丹药才能破除,且遗迹内灵力紊乱,练气境修士不可深入。”
林墨连忙取出《古修士遗迹考》翻阅,发现何生所说与书中内容分毫不差,甚至补充了书中未明确提及的 “清心草” 用法 —— 这是只有精读此书才能得出的结论,绝非随意翻书能知晓。
时间从清晨走到正午,又从正午走到黄昏。当藏经阁一层的油灯被点亮时,何生终于放下了最后一本典籍 ——《天武大陆编年史》。他伸了个懒腰,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三万册典籍的内容,从地理历史到人文风俗,从妖兽习性到丹草辨识,甚至包括几本凡人的诗词歌赋,都完整储存,如同自己早已背诵多年。
“一层的典籍,我已看完。” 何生对着早已目瞪口呆的林墨说道,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墨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 一日之内看完三万册典籍,还能准确复述内容,这等记忆能力,别说在青云宗,就算是在整个东洲,也从未听说过!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恭敬道:“小友天纵奇才,属下佩服!不知现在是否要去三层选剑法?”
“先去二层看看吧。” 何生摇摇头,“我虽已有功法,却也想看看黄级武技的特点,或许能对日后修炼有所启发。” 他并非刻意炫耀,只是本着博览群书的心态,想多了解不同品级的武技,完善自己的战斗体系。
林墨不敢怠慢,连忙引着何生前往二层。二层的格局与一层相似,只是书架上的典籍多为兽皮制成,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每一本都标注着 “黄级上品”“黄级中品” 等字样,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招式简介。
“二层共收藏黄级功法两百余部、黄级武技两千余部,其中剑法类三百余部,身法类两百余部,其余多为拳脚、暗器类武技。” 林墨介绍道,“小友若只是浏览,属下可在旁为您讲解重点。”
何生却摆了摆手,径直走向剑法区。他随手取下一本《青锋剑法》,兽皮典籍入手粗糙,上面用朱砂绘制着剑招图谱,旁边还有文字注解发力技巧。他只看了一眼图谱,脑海中便自动演练出完整的剑招,甚至能瞬间找出其中的不足 —— 比如第三式 “青锋刺” 的发力角度过于死板,若调整为斜刺,速度能提升两成。
他没有停留,继续翻看其他剑法典籍:《落叶剑法》注重技巧,适合近身缠斗;《奔雷剑法》讲究爆发力,剑招刚猛;《流水剑法》以柔克刚,擅长卸力…… 每一本剑法,他只需看一眼图谱与注解,便能完全掌握,甚至能在脑海中练至圆满,找出改进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层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万层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