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盲虾的调皮劲藏不住——有一次,它们给嘎嘎做“彩色生菜饼”,故意加了很多海藻粉,咸得嘎嘎直喝水;给墨墨做“发光水母汤”,加了太多荧光藻粉,汤亮得刺眼,墨墨喝了汤,身体的银鳞都变成了绿色,像是在“变身”;最离谱的是,它们给老绿做“海带蛋糕”,用小石子当装饰,老绿吃蛋糕时,硌得背甲都晃了,却笑着说“好吃,有嚼劲”。
现在,彩虹礁每天都有“深海浅海厨艺大赛”——盲虾做深海美食,林小满做浅海美食,孩子们当评委,谁做得好吃,谁就能得到“厨艺之星”徽章(用贝壳做的);盲虾们再也不烤焦食物了,还会和林小满合作,做“深海浅海混合美食”,成了彩虹礁的“美食家”。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调皮’,是对美食的好奇与尝试——盲虾的焦糊汤、咸生菜饼,都藏着想做好吃的心意。这份心意,让每一口食物,都变成一次快乐的分享。”
第395集:“会挑食的”小黑壳与浅海食物
深海小海龟小黑壳,只吃深海的“热泉海藻”,对浅海的食物碰都不碰——林小满给它喂浅海的海带,它用背甲推开;小宇给它喂荧光藻面包,它把头扭开;甚至连盲虾做的深海海带汤,它都只喝一口,就摇摇头,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浅海的食物没有热泉的味道,不好吃……”
银鳞给小黑壳带了最后一点热泉海藻,小黑壳吃得很香,可海藻吃完后,它就不肯吃东西了,背甲的颜色都暗了下去,小壳看着心疼,把自己的海带推给小黑壳,说“你吃吧,我不饿”,小黑壳却摇摇头,把海带推回去,像是在说“谢谢你,可我真的吃不惯”。
苏青给热泉海藻做了“浅海替代品”——用浅海的海带,混合热泉的矿物质粉(银鳞带来的),放在荧光藻下加热,模拟热泉的温度和味道,小黑壳闻了闻,试探着吃了一口,背甲的颜色亮了一点,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有点像热泉海藻,就是不够热……”
小宇给小黑壳做了“热泉模拟灶”——用贝壳做的小灶,里面放着荧光藻,能保持和热泉一样的温度,把混合了矿物质粉的海带放在灶上加热,小黑壳终于肯吃了,还吃了两大碗,背甲的颜色恢复了黑色,和小壳一起推着玩具车巡逻,再也不挑食了。
可小黑壳还是有点“小挑剔”——海带必须加热到热泉的温度,矿物质粉不能放太多,不然会咸;面包必须涂着混合海带泥,不然不吃。小宇只好和它约定:“每天给你做热泉海带,周末给你带热泉海藻(银鳞定期从深海带),这样你既能吃浅海食物,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好不好?”小黑壳点点头,每天都期待着热泉海带,吃完还会帮小壳推玩具车,成了巡逻队的“得力助手”。
现在,小黑壳的“热泉模拟灶”成了巡逻队的“补给站”——巡逻累了,小壳和小黑壳就一起吃热泉海带,其他队员也会来尝一口,都说“有深海的味道”;银鳞从深海带热泉海藻时,小黑壳会把海藻分给小壳一半,小壳则把自己的玩具车借给小黑壳推,成了“最好的搭档”。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挑食’,是对‘家乡味道’的思念——当小黑壳用背甲接过浅海的海带,用信任吃下替代品,就会发现,家乡的味道不是唯一,朋友的心意,比任何味道都更暖。”
《太平洋底来的人:蓝海妙探组》第396-400集
第396集:“会争宠的”灰灰与嘎嘎的宣传赛(完)
孩子们画的宣传员画里,嘎嘎叼着黄色小喇叭,灰灰叼着灰色迷你海报,两只海鸟并排站在彩虹礁的桅杆上,背景是发光的荧光藻和浮游生物,下方写着“最佳宣传搭档”。灰灰看着画里的自己,用嘴碰了碰嘎嘎的翅膀,嘎嘎则叼着一片彩色生菜叶,放在灰灰面前,像是在说“一起吃,以后不吵架了”。
可“宣传搭档”的日子没过几天,两人又因为“谁的宣传语更受欢迎”争了起来——嘎嘎坚持喊“小画家们快来画画,有章鱼师傅的橡皮泥模型!”,灰灰却觉得应该喊“来彩虹礁看星光秀,有银鳞墨墨的光形表演!”,两人各喊各的,游客们听得一头雾水,有的往俱乐部跑,有的往海边跑,乱成一团。
林小满笑着给它们定了“宣传语分工”:嘎嘎负责“俱乐部内部宣传”,喊画画、拓印、橡皮泥模型的活动;灰灰负责“外部引流宣传”,含星光秀、光形表演、深海故事大会的活动,两人的宣传语串联起来,就是完整的“彩虹礁一日游指南”。苏青还在它们的小喇叭上装了“声音调节器”,嘎嘎的喇叭声音更洪亮,适合内部召集;灰灰的喇叭声音更清脆,适合远处引流,再也不会互相干扰。
宣传分工后的第一天,效果立竿见影——灰灰在渔村路口喊“来彩虹礁看星光秀,银鳞墨墨表演光形秀啦!”,游客们跟着它的海报往海边走;到了彩虹礁,嘎嘎在桅杆上喊“画完画能换橡皮泥模型,小画家们快来呀!”,游客们的孩子立刻跑到俱乐部画画,家长们则留在海边看表演,井然有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