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嘎嘎的“小心眼”还没完全消——看见小宇帮小粉调整玻璃弹珠的位置,没先夸它的宣传语,就故意飞到小宇头顶,用翅膀蹭他的头发,把喇叭凑到他耳边喊“嘎嘎喊得最好!”;看见孩子们画完小粉又去画小壳,就叼着画笔飞到画纸上,用嘴在画里添了只小小的嘎嘎,引得孩子们笑着说“嘎嘎也要在画里呀”。
小宇只好给嘎嘎设了“专属宣传时间”——每天俱乐部活动开始前,让嘎嘎单独“播报”五分钟,孩子们围着桅杆听它喊,喊完还要鼓掌;画画时,每个孩子的画里都必须画一只嘎嘎,有的画在天空,有的画在沙滩,有的画在生物旁边,成了“必画元素”。嘎嘎这才满意,每天准时播报,还会在孩子们画画时,叼着小喇叭在旁边“伴奏”,喊“加油!加油!”,活像个真正的“宣传总监”。
有一次,城里来的游客找不到俱乐部的位置,嘎嘎主动飞过去,叼着一张迷你海报(苏青做的小尺寸宣传画),把游客引到彩虹礁;游客们看着海报上的嘎嘎,又看着眼前叼着喇叭的“本尊”,笑着说“这只海鸥真是成精了,比导航还好用”。小宇趁机教孩子们画“嘎嘎导航记”,画里的嘎嘎叼着海报,带着游客穿过珊瑚礁,旁边的小浪花、小壳都在为它“护航”,这幅画后来成了俱乐部的“招生海报”,贴在渔村的公告栏上,引来更多孩子加入。
现在,嘎嘎的“宣传员身份”比谁都响亮——俱乐部的会员手册里,它的页面贴满了不同姿势的照片:叼喇叭的、贴海报的、带游客的;章鱼师傅的橡皮泥模型里,“嘎嘎款”永远最先被抢完;孩子们见面打招呼,都会模仿它喊“小画家们,快来画画呀!”。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吃醋’,是渴望成为‘不可替代’的小坚持——当嘎嘎用喇叭喊出自己的价值,用翅膀划出自己的位置,就成了俱乐部里最独特的‘显眼包’。这份坚持,让每个‘小角色’,都能活成自己的主角。”
第370集:“会闪耀的”蓝海小画家星光夜
俱乐部成立三个月,沈星提议办一场“蓝海小画家星光夜”——把孩子们的拓印画、沙滩画用荧光颜料重新上色,晚上铺在沙滩上,让浮游生物配合拼出荧光图案,再邀请所有生物和渔民、游客一起,在发光的画海里唱歌、跳舞,给俱乐部的“星光小画家”颁奖。
消息一传开,孩子们和生物们都忙疯了:
- 小宇带着孩子们给画上色,用荧光颜料给小粉的花环加亮,给小浪花的背鳍添光,给嘎嘎的喇叭涂成闪烁的黄色,每幅画都成了“夜光画”;
- 苏青在沙滩上拉了荧光绳,把画按“海洋故事”的顺序排列:从“小粉的弹珠”到“小壳的巡逻队”,从“老绿的回忆”到“守护队的一天”,最后是“俱乐部全家福”,像一条发光的“画之河”;
- 林小满通知生物们准备“星光表演”:小浪花和海豚们排练“荧光跳跃”,背鳍上涂了荧光粉;小粉和小黄的花环换成最新的荧光藻,晚上会变色;章鱼师傅在礁石上画“荧光星空”,用荧光颜料画满星星和月亮;
- 螃蟹们用荧光石子在画旁边摆成小箭头,指引大家沿着“画之河”参观;嘎嘎则叼着荧光小喇叭,负责晚上的“星光播报”。
傍晚,夕阳刚落下,星光夜就拉开了序幕——浮游生物们集体浮到海面,先拼出“蓝海小画家星光夜”的荧光大字,引得大家欢呼;沙滩上的画在夜色中亮起,粉蓝的小粉、银白的小壳、金黄的嘎嘎、翠绿的老绿,像撒在沙滩上的星星,沿着荧光绳连成一片发光的海洋。
“星光参观环节”开始了——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沿着“画之河”慢慢走,每走到一幅画前,就有人讲解画里的故事:“这是明明画的嘎嘎导航,那天嘎嘎带了三个游客找到这里!”“这是阿雅画的小壳和团团,小仓鼠钻进了玩具车,小壳一点都不生气!”生物们也跟着参观,小粉停在画着自己的画前,用触手碰了碰荧光花环,光芒瞬间变亮;小壳趴在画着玩具车的画旁,用爪子推着画里的“玩具车”,像是在回忆当时的场景。
接下来是“星光表演”:小浪花和海豚们跃出水面,荧光背鳍在夜色中划出银色的弧线,溅起的水花沾着荧光粉,像撒在空中的碎星星;小粉和小黄的花环从粉蓝变成紫绿,配合着海浪轻轻晃动,成了海葵湾的“变色灯”;章鱼师傅的“荧光星空”亮起,礁石上的星星和月亮像是真的在闪烁,和天上的星空交相辉映。
最激动人心的是“星光小画家颁奖”——苏青推着用荧光藻装饰的小推车,里面放着用贝壳做的奖牌,每个奖牌上都刻着孩子的名字和他们最喜欢的生物:
- 明明获得“最佳创意奖”,奖牌上刻着嘎嘎,因为他画的“嘎嘎导航记”最有故事;
- 阿雅获得“最佳温馨奖”,奖牌上刻着小壳,她画的“小壳与团团”充满了友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