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过几天,老绿生病了——它年纪大了,加上最近帮很多生物治病,累得没力气了,每天都趴在沙滩上,不想动。“老绿,你怎么样?是不是很不舒服?”林小满蹲在旁边,摸着老绿的头,耳麦里传来它虚弱的声音:“有点累……但还有很多生物等着我治病,我不能休息……”
林小满和苏青赶紧照顾老绿——给它喂新鲜的海藻,帮它梳理背甲上的海草,让它皮毛顺顺滑滑的。
第287集:“会治病的”海龟老绿
“老绿,你得好好休息,不然身体垮了,怎么帮其他生物治病呀?”林小满蹲在沙滩上,把熬好的疗愈藻汤(第276集)放在老绿嘴边,苏青则拿着软毛刷,轻轻梳理它背甲上的海草和寄生物——老绿的背甲边缘有点发白,是长期劳累导致的营养不足。
老绿犹豫了半天,终于张开嘴喝了口藻汤,耳麦里传来它疲惫的声音:“可是……小海星还等着我带它找消炎的海藻,小螃蟹的钳子还肿着……”“放心,我们帮你去!”林小满立刻打包票,她和苏青分工:林小满带着小海星去找海藻,苏青则用自己配的“消肿药膏”(从疗愈藻里提取的成分)帮小螃蟹治钳子。
那天下午,妙探组忙得脚不沾地——林小满跟着老绿之前说的路线,在礁石缝里找到了消炎的“星藻”,喂给小海星吃;苏青则蹲在沙滩上,给十几只肿着钳子的小螃蟹涂药膏,涂完还不忘叮嘱:“别用钳子夹石头了,不然又要肿!”
等她们回到老绿身边,却看见感人的一幕:之前被老绿治好的小海龟、小海豚、小螃蟹,都围在老绿旁边——小海龟叼着新鲜的海带,小海豚顶着一串浮游生物,小螃蟹们则用钳子夹着光滑的鹅卵石,放在老绿的背甲上,像是在给它“按摩”。耳麦里传来小海龟的声音:“老绿爷爷,你好好休息,我们以后自己找海藻,不麻烦你了!”
老绿看着它们,慢慢抬起头,用脑袋蹭了蹭小海龟的壳,眼眶(海龟的眼窝)似乎有点湿润。林小满趁机说:“你看,大家都很懂事,你就安心休息,等你好了,再陪它们玩好不好?”老绿终于点了点头,闭上眼睛,趴在沙滩上晒太阳。
接下来的一周,妙探组每天都来陪老绿——林小满给它喂藻汤和海带,苏青帮它检查背甲,沈星则搬来椅子,坐在旁边读观测日志给它听。生物们也每天都来“探望”:早上,小海豚会顶着海水,洒在老绿的背上,帮它降温;中午,小螃蟹们会排着队,用钳子给老绿“敲背”;傍晚,小海龟会趴在老绿旁边,陪它看日落。
老绿恢复得很快,一周后就能慢慢爬进海里,和小海豚们一起游一会儿了。现在,老绿还是“海底医生”,但不再像以前那样累——生物们学会了自己找治病的海藻,只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才会去找老绿;老绿也学会了“偷懒”,每天上午晒晒太阳,下午才去帮需要的生物治病,傍晚就准时回沙滩休息。
苏青把老绿的“治病经验”整理成了一本《海底生物自救手册》,贴在观测站和渔村的公告栏上——手册里画着哪种海藻治什么病,哪种动作能缓解疼痛,还有老绿的照片,旁边写着“老绿爷爷的叮嘱:好好吃饭,别乱碰垃圾,身体才会好”。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爱’,是相互的——老绿用百年的时光守护大家,大家用小小的行动回报它。这份跨越物种的温暖,让这片海成了真正的‘家’。”
第288集:“会偷懒的”浮游生物导航员
自从浮游生物成了迷航雾里的“导航员”(第279集),每天都要带好几艘船进出雾区,时间久了,居然学会了“偷懒”——之前,它们会全程陪着船只,直到出雾;现在,带船走到一半,就会突然“消失”,只留下一小群浮游生物在前面引路,其他的都躲到海里休息去了。
有一次,渔民老张跟着“蓝路”进雾,走到一半,前面的浮游生物突然少了一半,剩下的也走得慢吞吞的。老张慌了,赶紧停船,对着海面喊:“小向导们,你们去哪儿了?等等我呀!”过了半天,才有几只浮游生物慢悠悠地飘回来,耳麦里传来它们抱怨的声音:“累……每天带这么多船,我们要休息!”
林小满潜到雾里,找到躲在礁石缝里休息的浮游生物,耳麦里传来一片“累晕了”的声音:“以前每天带一艘船,现在每天带五艘,我们的‘小翅膀’(浮游生物的运动器官)都快划不动了!”原来,最近越来越多的渔民知道“蓝路”,都从雾里走,浮游生物们忙不过来,只好偷偷偷懒。
“对不起,是我们没考虑到你们会累。”林小满赶紧道歉,和苏青商量后,想了个办法:她们在雾区入口立了个“导航时间表”,写着“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浮游生物导航时间,其他时间请绕行”;还在雾区里放了几个“信号浮标”——浮标上涂了能吸引浮游生物的荧光剂,浮游生物们只要围着浮标引路,不用再跟着船跑,能省不少力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