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看着好笑,给林小满出了个主意:“你在菜园旁边围个小栅栏,再挂个小牌子,写‘嘎嘎专用蔬菜区’,把它能吃的蔬菜种在里面,它就不会偷了。”林小满照着做了,在栅栏里种了生菜、番茄、黄瓜,还挂了个牌子,上面画着一只海鸥,写着“嘎嘎的小菜园”。
嘎嘎果然不偷菜了,每天都会站在栅栏旁,等着林小满摘蔬菜给它吃;偶尔林小满忘了,它还会用翅膀拍一拍牌子,提醒她“该喂我了”。有一次,林小满种的番茄熟了,摘了一个给嘎嘎,它居然叼着番茄,飞到银狐面前,分给它一半——看来是学会了“分享”。
从此,观测站的小院子里,多了个“和谐的画面”——林小满在菜园里浇水,嘎嘎站在栅栏旁,等着吃蔬菜;银狐趴在旁边,偶尔也会蹭点番茄吃;苏青则坐在门口,看着它们,笑着记录实验数据。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原来‘偷菜’不是调皮,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当你愿意给它一片专属的小天地,它就会变成最听话的小伙伴。”
第275集:“会认人的”海龟
妙探组最近在跟踪一只老年绿海龟“老绿”——它已经100多岁了,每年都会来观测站附近的沙滩产卵。可今年,老绿却迟迟不肯上岸,每天都在海面上徘徊,像是在“等什么人”。
“是不是沙滩上有人,它害怕了?”苏青用望远镜观察,沙滩上没有游客,很安静;“是不是海水温度不对?”沈星测了水温,和往年一样。林小满潜到海里,靠近老绿,耳麦里传来它虚弱的声音:“我等‘小丫头’……她每年都会来接我,今年怎么没来?”
“小丫头是谁?”林小满疑惑,老绿的声音带着回忆:“就是那个扎着马尾辫,给我喂海带的小丫头,每年我来产卵,她都会来陪我……”林小满突然想起,十年前,有个叫“阿妹”的小女孩,经常来沙滩上喂老绿海带,后来跟着父母搬去了城里,就再也没回来过。
“阿妹姐姐搬去城里了,不能来陪你了,我陪你好不好?我也给你喂海带。”林小满轻声说,老绿犹豫了半天,终于点了点头,跟着林小满往沙滩上游。可刚到沙滩边,它又停住了,看着沙滩,像是在“怀念”。
苏青看着老绿,突然有了个主意:“我们给阿妹打个电话,让她跟老绿说句话,说不定它就肯上岸了。”林小满立刻联系上阿妹,阿妹听说老绿在等她,激动地对着电话喊:“老绿!我是阿妹!你别怕,小满姐姐会陪你产卵,我明年就回去看你!”
神奇的是,当老绿听见电话里阿妹的声音,居然慢慢爬上岸,在沙滩上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开始挖洞产卵。林小满和苏青在旁边守着,老绿产卵时,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林小满,像是在说“谢谢你陪我”。
产卵结束后,老绿并没有立刻回到海里,而是爬到林小满身边,用脑袋蹭了蹭她的手,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明年……阿妹会回来吗?”“会的,她说了,明年一定回来陪你。”林小满点头,老绿这才慢慢爬回海里,还时不时回头看看沙滩——像是在“约定”。
苏青把老绿产卵的过程拍了下来,发给了阿妹,阿妹回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她手里拿着海带,笑得很开心,旁边写着“老绿,明年见”。林小满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沙滩边的牌子上,旁边写着“老绿的约定:每年夏天,这里等你”。
从此,每年夏天,妙探组都会在沙滩上等着老绿,给它喂海带,陪它产卵;阿妹也遵守约定,每年都会回来,和老绿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沈星在日志里写道:“100岁的海龟,记得十年前的约定,记得那个喂它海带的小丫头——原来生命中最珍贵的,不是时间的长短,是那些被记住的温暖和约定。”
第276集:“会治病”的海藻
“这海藻也太神奇了!居然真的不疼了!”苏青摸着肚子,刚才的冷汗全消了,甚至能坐起来翻实验笔记。林小满蹲在旁边,手里还攥着几片没煮的绿海藻,耳麦里传来海藻慢悠悠的声音:“别大惊小怪,我们可是‘海底小药箱’,治个肚子疼算什么!”
苏青立刻来了精神,抓过海藻就往实验室跑,连鞋都差点踩反。她把海藻切成碎末,放进“成分分析仪”里,屏幕上的曲线飞快跳动,没一会儿就跳出一串数据——这种绿海藻(她临时命名为“疗愈藻”)含有一种罕见的“海洋抗菌肽”,不仅能精准杀死肠胃里的有害菌,还不会伤害有益菌,比市面上的益生菌药片温和十倍;更妙的是,藻体里的黏多糖能保护胃黏膜,刚好对应苏青熬夜受凉导致的胃黏膜轻微损伤。
“这简直是天然肠胃药!”苏青兴奋地拍桌子,转头就想再煮点海藻汤验证,却被林小满拦住:“先别急!海藻说‘不能多吃,每天一片就够,吃多了会胀气’!”果然,刚才帮苏青摘海藻时,耳麦里就反复传来提醒,只是当时着急没细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