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大带着族人,用触手拍打出“谢谢”的频率,身体的红光与五色光交织,像是在说:“以后,我们一起守护这片海洋,永远不分开!” 陆时衍看着仪器上稳定的能量数据,心安了不少。
第125集:陆时衍的“五色共生能量模型”与“对称能量舱”的搞笑故障
“共生能量共鸣仪式”成功后,陆时衍盯着仪器上五色光交织的能量图谱,眼睛亮得惊人——五种能量频率精准统一在180Hz,形成“完美的能量共振环”,这是“海陆鱿共生”最关键的科研证据。他立刻启动“五色共生能量模型”研发计划,要把这一现象转化为可应用的科研成果,用于优化净化节点、提升安保队能量装备,甚至给苏晓晓的鱿鱼串“赋能”。
模型的核心是“动态对称能量环”——陆时衍用五种颜色的水晶,按“正五边形对称”排列,模拟四色光与红光的位置;中心放置一块微型生命晶石,提供基础能量;水晶之间用透明的能量导管连接,导管内的能量流动轨迹,严格遵循“黄金螺旋对称”,确保五种能量能实时共振。他还设计了配套的“对称能量舱”,外形是正五边形,舱内按“左-右-前-后-中”对称分布五个能量接口,分别对应五种能量,人或鱿鱼族进入舱内,就能吸收五色共生能量,提升自身能量强度。
“能量舱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01毫米,”陆时衍对着施工队强调,“水晶的摆放角度、导管的长度、接口的位置,都要绝对对称,不然能量共振会失衡,甚至引发故障。” 苏晓晓凑过来,叼着烤鱿鱼调侃:“陆哥,你这模型和舱,长得像个五彩的鱿鱼串签子,不如叫‘鱿鱼能量舱’?” 陆时衍白了她一眼,却在模型底座,偷偷刻了个迷你鱿鱼图案——算是对“鱿鱼串赋能”的期待。
模型和能量舱建成当天,联盟成员们都来围观——林知寒第一个进入能量舱,五种能量顺着接口流入她体内,脊背的淡青鱼鳞与能量共鸣,发出耀眼的光,她能明显感觉到,控水异能的强度提升了20%;赵铁蛋进去后,安保棍顶端的结晶碎片,竟泛出淡淡的五色光,巡逻时能照亮更远的地方;最搞笑的是苏晓晓,她抱着一串鱿鱼串进舱,出来后鱿鱼串竟泛着五色光,咬一口,味道比平时更浓郁,她兴奋地喊:“真的能给鱿鱼串赋能!以后我的串就是‘五色能量鱿鱼串’,吃了能变厉害!”
可没过多久,“对称能量舱”就出了搞笑故障——鱿大带着鱿小进入能量舱,想提升红光能量,结果舱内的能量接口突然错位,五种能量流动轨迹偏离了“黄金螺旋”,红光接口的能量突然暴涨,把鱿大的触手烤得微微发红;淡蓝光接口的能量却减弱,舱内温度骤降,鱿小的身体结了层薄冰,像个“红光小冰球”。
“怎么回事?”陆时衍急得冲过去,打开能量舱,鱿大的触手还在冒热气,鱿小则冻得瑟瑟发抖,苏晓晓赶紧递过两串专属鱿鱼串:“快吃串暖和暖和!陆哥,你这舱是不是怕鱿鱼族吃太多串,故意捣乱?” 陆时衍检查后发现,是能量导管的“对称固定夹”太死板,鱿大进舱时不小心碰了一下,导管就偏离了轨迹——绝对对称,反而成了最脆弱的地方。
他连夜修改设计,把“绝对对称固定夹”换成“弹性固定夹”,允许导管在小范围内晃动;能量流动轨迹,也从“死板的黄金螺旋”,改成“随能量波动的动态螺旋”,像海浪一样能自我调整。修改后的能量舱,再也没出故障,鱿大带着鱿小进去,红光与其他能量完美共鸣,鱿大的触手能举起更重的东西,鱿小的红光能照亮整个深海鱿鱼谷。
陆时衍看着模型上动态流动的五色能量,笑着说:“原来最好的对称,是能包容变化的动态对称,就像我们和鱿鱼族的共生,不需要绝对一致,却能彼此成就。” 苏晓晓举着“五色能量鱿鱼串”凑过来:“那以后我的串,都要进舱‘赋能’!你这模型和舱,就叫‘鱿鱼能量套装’,保证火!” 陆时衍没反驳,只是在模型的说明书上,偷偷加了一句:“适用范围:人类、人鱼族、鱿鱼族,及各类鱿鱼制品。”
第126集:苏晓晓的“五色能量鱿鱼串”爆红与“能量串的搞笑副作用”
苏晓晓的“五色能量鱿鱼串”一经推出,立刻成了联盟的“顶流美食”——每串鱿鱼串都要在对称能量舱里“赋能”10分钟,烤好后泛着淡青、淡蓝、七彩、冰蓝、红五种微光,不仅颜值高,吃了还能提升能量:普通人吃了精力充沛,人鱼族吃了光能量增强,鱿鱼族吃了红光更稳定,连赵铁蛋的安保队队员,吃了后巡逻时都更有劲儿。
鱿鱼摊前每天都排着长队——小镇的居民们凌晨就来排队,说“吃了能量串,干活不累”;人鱼族的族人们特意从深海赶来,一次买十串,冻在冰窖里慢慢吃;鱿鱼族的鱿小,每天都拍着触手要吃,不吃就不巡逻,赵铁蛋只能每天给它留一串;最夸张的是国外加盟商,打视频电话说“要包下整个能量舱,每天给国外分店烤1000串能量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