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集:“全球海陆共生地图”的首次更新与“对称标注”的搞笑争论
从南极回到研究所,林知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全球海陆共生地图”挂在研究所的会议室墙上——这张地图用深海海藻布绘制,四大族群栖息地用淡青、淡蓝、七彩、冰蓝四色宝石标注,净化节点是发光的绿色水晶,已净化海域用蓝色颜料填充,待净化海域则用黄色虚线勾勒,地图边缘还绣着联盟标志和小小的鱿鱼图案(苏晓晓硬加上的)。
“我们要每月更新一次地图,”林知寒指着地图,对着联盟核心成员说,“把每次净化的海域、新发现的族群、新增的安保分部,都标注上区,让大家清楚联盟的进展。” 陆时衍立刻拿出尺子和笔,准备标注:“标注必须对称,已净化海域的蓝色边缘要笔直,新增节点的水晶位置要与现有节点呈对称分布,连标注的字体大小都要统一。”
可标注刚开始,两人就吵了起来——林知寒想把南极新增的“冰系净化区”标注在地图右侧,与左侧的太平洋净化区对应;陆时衍却坚持要标注在地图左下角,因为“现有12个净化节点呈‘圆形对称’,新增节点放在左下角,才能维持360度的对称平衡”。
“放在右侧,和太平洋净化区形成‘左右对称’,看着整齐!”林知寒拿着笔,在地图右侧画了个小圆圈。
“不行!放在左下角,才能和印度洋、大西洋的节点形成‘三角对称’,符合全球节点分布规律!”陆时衍抢过笔,在左下角画了个叉。
苏晓晓凑过来,叼着烤鱿鱼说:“别吵了!放在中间,画个鱿鱼形状的标注,又好看又好记!” 赵铁蛋也点头:“对!中间最显眼,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新净化的海域!”
四人吵得不可开交,王主任举着相机,在旁边拍个不停,说要把“对称争论”写进《全球海陆共生科研纪实》;池塘里的鱼朋友们也游过来,围着地图晃尾巴,像是在投票——锦鲤们对着右侧的圆圈摆尾巴,灯笼鱼们对着左下角的叉发光,四脚鱼则对着中间的鱿鱼图案吐泡泡。
“要不……按鱼朋友的意思,分三个版本?”林知寒无奈地说。 陆时衍皱着眉,却看着鱼朋友们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也行,但三个版本的标注字体必须一样,边缘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算是‘多版本对称’。”
最终,地图出现了三个“搞笑标注”:右侧是林知寒的“左右对称版”,左下角是陆时衍的“三角对称版”,中间是苏晓晓的“鱿鱼标注版”。每次联盟成员来看地图,都会对着三个标注笑半天,连上级领导来视察,都笑着说:“你们这地图,标注得比科研报告还热闹,是‘海陆共生欢乐图’啊!”
月底更新地图时,陆时衍偷偷把三个标注调整成了“动态对称”——三个标注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蓝色边缘虽然不笔直,却顺着海域的轮廓蜿蜒,像海浪一样自然。林知寒看着调整后的地图,笑着说:“你终于学会不那么较真了。” 陆时衍的耳朵有点红:“只是……动态对称,也很好看。”
第112集:苏晓晓的“鱿鱼味地图周边”热销与“错版周边”的意外惊喜
苏晓晓看着大家对“全球海陆共生地图”很感兴趣,又琢磨起新商机——做“鱿鱼味地图周边”,把地图印在各种物品上,再加入鱿鱼元素,既宣传联盟,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她设计的周边种类繁多:“鱿鱼味地图围巾”(用鱿鱼味毛线编织,地图图案绣在围巾上,边角缀着迷你鱿鱼干)、“发光地图钥匙扣”(用透明树脂制作,里面嵌着发光水晶和鱿鱼图案,对应地图上的净化节点)、“地图鱿鱼串签”(竹签上印着迷你地图,串上鱿鱼串后,签子会发光),最绝的是“可食用地图饼干”——用鱿鱼味面粉做的饼干,印着简化版地图,已净化海域是蓝色糖霜,待净化海域是黄色糖霜,节点是绿色的巧克力豆,既能看又能吃。
周边推出当天,就被联盟成员和小镇居民抢购一空——李大叔买了条鱿鱼味地图围巾,说“冬天围着暖和,还能闻见鱿鱼香”;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买了发光钥匙扣,挂在珊瑚做的包包上,说“能当照明用”;赵铁蛋的安保队,每人都有一串地图鱿鱼串签,巡逻时举着签子,活像“移动的小地图”;陆时衍则买了盒可食用地图饼干,非要按“对称顺序”吃,先吃太平洋净化区,再吃大西洋,最后吃南极,饼干渣都要摆成对称的小堆。
可没过多久,苏晓晓就发现了“错版周边”——一批鱿鱼味地图围巾,把“冰系净化区”的颜色绣成了淡紫色(本该是冰蓝色);一批发光钥匙扣,把净化节点的绿色水晶,做成了红色(本该是绿色);最离谱的是可食用地图饼干,把“待净化海域”的黄色糖霜,换成了鱿鱼味辣椒粉,吃起来又辣又甜。
“完了!错版卖出去,大家肯定会投诉的!”苏晓晓急得直跺脚,赶紧去找陆时衍想办法。 陆时衍却拿着错版围巾,若有所思地说:“错版也不是不能卖,就说是‘限量错版周边’,每款只有100件,收藏价值更高。” 林知寒也笑着说:“对!淡紫色的冰系净化区,像极了冰系能量和治愈之光的融合色;红色的节点,像能量爆发时的样子;辣椒味的待净化海域,正好提醒大家‘待净化的海域像辣椒一样,需要赶紧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