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集:“深海鱿鱼养殖场”的首次丰收与“鱿鱼分类大战”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深海鱿鱼养殖场的第一批鱿鱼终于迎来丰收——陆时衍的科研仪器显示,鱿鱼们的平均体重达到了2公斤,肉质鲜嫩,体内的净化因子含量比野生鱿鱼高15%,完全符合“优质食用+科研样本”的双重标准。苏晓晓早就按捺不住,前一天就带着烤鱿鱼架、调料罐,守在养殖场边,扬言“要第一个尝到丰收的鱿鱼”。
丰收当天,联盟成员们都来帮忙——人鱼族的族人们用控水异能,将鱿鱼们温和地围到岸边,避免损伤;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用治愈之光,给鱿鱼们做“丰收前体检”,确保每只鱿鱼都健康;赵铁蛋带着安保队,在养殖场周围巡逻,防止海鸥等天敌靠近;陆时衍则拿着“鱿鱼分类表”,准备按“大小、重量、净化因子含量”进行对称分类,标签都提前打印好,按编号排列整齐。
“鱿鱼分类标准:A类,体重2.5公斤以上,净化因子含量20%,用于科研样本;B类,体重2-2.5公斤,净化因子含量15%,用于苏晓晓的补给站和火锅店;C类,体重2公斤以下,净化因子含量10%,留给鱼朋友们当食物。”陆时衍拿着分类表,对着大家强调,“分类必须对称,A类放左边,B类放中间,C类放右边,每类鱿鱼的数量要尽量相等,标签要贴在鱿鱼的同一位置,不能歪。”
苏晓晓刚捞起一只超大鱿鱼,正想烤来吃,就被陆时衍拦住:“这只鱿鱼体重2.6公斤,净化因子含量22%,属于A类科研样本,不能吃!要放进左边的科研箱里,标签贴在触手上,位置要对称。” 苏晓晓不服气:“这么大的鱿鱼,烤着吃肯定香!科研样本用小的不行吗?” 陆时衍摇摇头:“不行,A类样本必须符合标准,大小、重量、净化因子含量都要对称,不能随意更换。”
两人正吵着,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赵铁蛋捞鱿鱼时,不小心把A类和B类的鱿鱼混在了一起,标签掉了一地,有的鱿鱼还趁机游回了养殖场,场面瞬间混乱。“我的分类表!”陆时衍急得直跺脚,赶紧蹲下来捡标签,对着鱿鱼们比划,“这只是A类,应该放左边;这只是B类,应该放中间……不对,你的重量是2.3公斤,属于B类,不能放A类堆里!”
苏晓晓趁机抱起一只A类鱿鱼,架在烤鱿鱼架上:“别分了!先烤了再说!科研样本明天再找,今天必须吃丰收鱿鱼!” 林知寒笑着打圆场:“其实不用分这么细,A类鱿鱼可以留一部分做科研,剩下的烤来吃;B类鱿鱼也可以留几只当样本,分类不用绝对对称,差不多就行。” 淡蓝鱼鳞族的首领也说:“鱿鱼们也想让大家尝尝丰收的喜悦,太较真就失去意义了。”
陆时衍看着混乱的分类堆,又看了看苏晓晓烤架上滋滋冒油的鱿鱼,终于松了口气:“好吧,分类可以适当调整,但标签必须贴整齐,每类鱿鱼的数量误差不能超过5只。” 大家笑着答应,一边分类,一边吃烤鱿鱼——A类鱿鱼肉质紧实,烤出来带着淡淡的蓝光;B类鱿鱼鲜嫩多汁,撒上结晶粉末后香气扑鼻;C类鱿鱼虽然小,却最受鱼朋友们欢迎,围着赵铁蛋的手抢着吃。
丰收结束后,苏晓晓的补给站和火锅店堆满了新鲜鱿鱼,她烤着鱿鱼,笑着说:“以后每个月都要丰收一次!我要推出‘丰收限定鱿鱼串’,给每个顾客都送一颗鱿鱼味向日葵籽!” 陆时衍则拿着调整后的分类表,虽然不再绝对对称,但标签都贴得整整齐齐,他满意地说:“下次丰收,要提前设计‘自动分类装置’,既保证效率,又能实现动态对称。” 林知寒看着大家,心里暖暖的——丰收的喜悦,从来都不是精准的分类,而是和朋友、鱼群一起分享的快乐。
第92集:苏晓晓的“鱿鱼味零食研发大赛”与“黑暗料理”的意外走红
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生意火爆,她又琢磨起新花样——举办“全球鱿鱼味零食研发大赛”,邀请联盟成员、小镇居民、甚至国外的加盟商,一起研发新的鱿鱼味零食,冠军的零食将作为补给站的“夏季限定款”,还能获得“鱿鱼味研发大师”的称号和100串蓝光鱿鱼串的奖励。
大赛的规则很简单:用鱿鱼为主要原料,搭配联盟的特色食材(结晶粉末、净化水、鱿鱼味向日葵籽等),研发出新颖、美味的鱿鱼味零食,由“吃货评委团”(苏晓晓、赵铁蛋、小镇的小朋友们)和“科研评委团”(陆时衍、林知寒、王主任)共同打分,口味占60分,创意占30分,颜值占10分。
比赛当天,研究所的广场摆满了参赛摊位——李大叔带来了“鱿鱼味玉米饼”,用鱿鱼粉和玉米粉混合煎制,撒上鱿鱼味向日葵籽;淡蓝鱼鳞族的族人带来了“淡蓝鱿鱼冻”,用治愈之光将鱿鱼汁冻成水晶状,入口即化;欧洲的加盟商带来了“鱿鱼味披萨”,饼底撒上鱿鱼碎,芝士里混合结晶粉末,烤出来会发光;最搞笑的是赵铁蛋,他带来了“鱿鱼味安保棍饼干”,把饼干做成安保棍的形状,里面夹着鱿鱼干,说是“吃了能变勇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