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调整好,剪彩仪式开始——市长握着苏晓晓的手,按陆时衍说的“90度对称角度”,对着彩带剪下去。可刚剪到一半,赵铁蛋带来的海星卫士们突然躁动起来——一只小海星用六只脚夹着鱿鱼干,爬上门头,不小心碰掉了陆时衍固定彩带的夹子,彩带“哗啦”一声掉下来,刚好砸在苏晓晓手里的烤鱿鱼上,鱿鱼串的蓝光蹭了市长一西装。
现场顿时哄堂大笑,市长却笑着说:“这是‘鱿鱼彩头’!好兆头!” 苏晓晓趁机举起沾了彩带的鱿鱼串,对着镜头喊:“大家看!我们的蓝光鱿鱼串连彩带都爱吃!开业期间,买一串送一颗鱿鱼味向日葵籽,先到先得!” 记者们的相机“咔嚓”响个不停,原本的乌龙,反而成了开业的“名场面”。
开业后,分店的生意爆火到需要限流——顾客们排着长队,只为尝一口会发光的蓝光鱿鱼串;当地的小朋友们围着海星卫士,用小鱼干喂它们;外国水母们飘在店门口的小池塘里,喷出带电的水花,像在表演“开业烟花”。苏晓晓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合不拢嘴:“早知道剪彩乌龙能火,我早就让陆哥多弄点‘对称意外’了!”
晚上打烊后,四人组坐在店门口,吃着剩下的蓝光鱿鱼串。陆时衍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嘴角难得露出放松的笑:“今天的营业额是预期的三倍,对于店面果然有用。” 林知寒笑着说:“不是对我有用,是你的用心和大家的喜欢有用。” 赵铁蛋举着鱿鱼签子,对着月亮喊:“下次开分店,我还要带海星卫士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鱿鱼串!” 苏晓晓则趴在桌子上,画着下一步的计划:“下一站,去欧洲!我要让那里的人,都爱上我的蓝光鱿鱼串!”
第76集:陆时衍的“全球净化监测系统”与“数据对称危机”
陆时衍从国外回来后,就一头扎进实验室,研发“全球海洋净化监测系统”——这个系统能实时接收12个净化节点的能量数据,监控全球海洋的水质、污染指数、生物活跃度,还能通过卫星,把数据传输到联盟的每个成员手里。陆时衍给系统定了个目标:“数据必须实时更新,误差不超过0.1%,界面必须对称,每个模块的大小、位置都要精确对齐。”
系统研发到最后阶段,陆时衍遇到了“数据对称危机”——太平洋的净化节点数据总是比大西洋的快0.3秒,导致系统界面上的“太平洋数据模块”比“大西洋模块”亮得早,打破了他的“对称显示原则”。“不行!必须让两个模块同时亮!”陆时衍对着电脑屏幕,急得直跺脚,“数据传输速度要对称,显示时间要一致,不然看着难受!”
他调整了三天三夜,一会儿修改卫星接收频率,一会儿优化数据算法,甚至把实验室的网络都换成了“对称带宽”,可太平洋的数据还是快0.3秒。苏晓晓烤了串蓝光鱿鱼串,递到他嘴边:“陆哥,别折腾了,0.3秒没人会注意的,你再熬下去,眼睛都要瞎了!” 陆时衍却摇摇头,咬了口鱿鱼:“不行,科研要严谨,对称是严谨的基础,差0.3秒也不行。”
林知寒看着他熬红的眼睛,突然想起珊瑚遗迹里的古老壁画——壁画上画着,人鱼族的祖先监测海洋时,用的是“自然共振”,而不是“机械对称”。她凑到电脑前,指着屏幕说:“陆时衍,你试试把两个模块的显示顺序,改成‘海浪波动式’,太平洋的数据亮的时候,大西洋的模块跟着闪一下,像海浪一样,既不破坏对称感,还符合海洋的规律。”
陆时衍愣了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修改了界面——太平洋的数据模块亮起时,大西洋的模块跟着泛起淡蓝光纹,两个模块一明一暗,像海浪起伏,反而比之前的“死板对称”更生动。“竟然……很好看。”陆时衍看着屏幕,嘴角露出一丝笑,“原来对称不一定是完全一样,有规律的动态对称,也很好。”
系统正式上线那天,联盟的所有成员都收到了数据终端——人鱼族的族人们用珊瑚做的终端,能在深海接收数据;珊瑚城的千年珊瑚精,把数据显示在珊瑚礁上;小镇的李大叔,用手机就能查看庄稼地附近的海水质量;苏晓晓的鱿鱼连锁店,终端直接连在烤鱿鱼架上,水质好的时候,鱿鱼串的蓝光会更亮。
可没过多久,系统又出了个小乌龙——赵铁蛋的终端不小心掉进池塘里,被鱼宝宝们当成了“发光玩具”,啃咬了半天,导致他那边的数据显示成了“鱿鱼味向日葵的生长数据”,而不是海洋监测数据。赵铁蛋拿着终端,跑来找陆时衍:“陆哥,我的终端坏了,显示的全是向日葵,是不是被鱼宝宝咬坏了?” 陆时衍接过终端,检查了半天,笑着说:“没坏,是数据模块被鱼宝宝的口水糊住了,我帮你清理一下,再把向日葵数据设成‘彩蛋模块’,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切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