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玥发现的异常规则涟漪,像一根绷紧的弦,让基地核心层的神经再次拉紧。
沈鸿的技术团队连夜调整了监测阵列,如同在黑暗的海洋中撒下了一张更细密的网,专门针对那种独特的“无机质”频率进行过滤和捕捉。
然而,那缕涟漪仿佛拥有生命般的警觉,在监测升级后便彻底沉寂下去,再无踪迹。
陈时和影的生活依旧规律,除了有限的活动范围和在监控下进行的资料查阅,没有任何越界行为。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监测灵敏度。”沈鸿盯着毫无波澜的数据屏幕,眉头紧锁,“对方在规则应用层面,比我们想象的更老练。”
江季黎并不意外。
“如果这么容易就被我们抓住马脚,反而可疑。保持监控,耐心等待。只要他们有所图,总会再次露出痕迹。”
就在基地内部紧锣密鼓地监控两位“客人”时,来自“新京”方向的第一个回响,通过加密的紧急通讯频道传了回来。
发信人是王胜,使用的是预先约定的、代表“情况紧急但尚未暴露”的简码。
“已抵达‘新京’外围观察点。内部管制森严,等级分明。发现大规模、定向规则应用迹象,非自然形成,疑似人为引导。目标指向中心区域,代号‘神谕’。周试图接触下层人员,我已阻止。请求进一步指示。”
信息很短,但蕴含的内容却足够震撼。
“大规模、定向规则应用?”沈鸿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竟然能人为引导规则?这技术层级……”
“神谕”这个代号也让人极度不安。
陆岩面色凝重:“王胜阻止周启明接触下层是对的。在这种管制环境下,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都可能暴露。但他们已经发现了不寻常的东西。”
“回复王胜。”江季黎迅速决断,“批准周启明在绝对安全前提下,利用其身份,尝试获取关于‘神谕’的非核心公开信息。王胜,你的任务是确保周启明的安全,并尽可能摸清‘新京’的军事布防和规则应用的规模与范围。一切以隐蔽为第一要务,非必要不深入。”
指令被加密发送出去。
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
“新京”展示出的规则操控能力,远超之前的预估。
他们不仅仅是在研究规则,更是在尝试……驾驭它。
这与玄武基地目前被动适应、谨慎沟通的策略截然不同,更具攻击性,也无疑更加危险。
几天后,赵小玥的持续监测终于再次捕捉到了那异常的规则涟漪。
这一次,信号源清晰了一些,并非直接来自陈时或影的身上,而是来自于他们居住的集装箱房某个结构夹层!
信号依旧微弱、短暂,但沈鸿的团队成功捕捉到了其完整的频率特征和调制模式。
“是一种规则信标。”沈鸿分析着数据,语气带着发现猎物般的兴奋与紧张,“功能不是通讯,更像是……定位和状态反馈。它在间歇性地向外部发送一个包含特定识别码和简单状态信息的信号。”
“接收方在哪里?”江季黎问。
“信号方向……大致指向西北,‘新京’据点的方向。但距离太远,信号又太微弱,无法精确定位具体接收点。”沈鸿报道,“但可以肯定,他们在持续向老巢汇报情况。”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它证实了“新京”观察使的潜入带有明确的情报任务,也暴露了他们的一种隐秘通讯手段。
“要干扰或者屏蔽它吗?”陆岩提议。
“不。”江季黎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既然发现了,它就是我们的工具。在不惊动他们的前提下,尝试破译其识别码和状态信息编码规则。也许,我们可以找机会……给它发送一些我们想让‘新京’知道的消息。”
沈鸿立刻明白了江季黎的意图——反向利用敌人的信息渠道,进行战略欺骗。
这需要极高的技术能力和时机把握。
“我立刻组织人手进行破译。”沈鸿领命,随即又想到一事,“另外,指挥官,关于王胜报告中提到的‘大规模规则应用’,结合我们之前发现的‘规则种子’和魏庸身上的异常……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推测。”
“说。”
“我怀疑,‘新京’可能在尝试一种……大规模的‘规则编程’或者‘群体意识影响’。”沈鸿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他们利用类似‘规则种子’的技术作为节点,以那个所谓的‘神谕’为核心,试图在他们控制的区域内,强行塑造一种有利于他们统治的、稳定的规则环境,甚至可能……影响生活其中的人的思想。”
这个推测让指挥中心内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度。
如果沈鸿的猜测成真,那么“新京”走的是一条与玄武基地截然相反的道路——不是与规则共存,而是企图奴役规则,甚至奴役人心。
“证据还不足,但这符合他们技术路线的攻击性特征。”江季黎沉默了片刻,缓缓道,“继续监控陈时和影,破译信标。同时,提醒王胜和周启明,重点观察‘新京’普通民众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寻找任何被‘引导’或‘控制’的迹象。”
内外的压力同时袭来。
基地内部,潜伏着携带隐秘信标的观察者;基地外部,盟友(或许很快就是敌人)正在进行的危险实验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玄武基地如同风暴眼中暂时平静的小船,必须时刻警惕着周围正在积蓄的、来自不同方向的惊涛骇浪。
赵小玥感知中的那缕微弱涟漪,和王胜传回的简短信息,仿佛是风暴来临前,最先触及船身的、冰冷的海水。
喜欢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