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玥的报告像一颗投入精密齿轮中的沙子,让本已高速运转的基地核心层再次绷紧了神经。
隔离实验室被临时划为更高权限区域,沈鸿亲自带队入驻,所有与“规则种子”相关的样本被转移至更深层、屏蔽更强的特殊容器中。
初步排查结果令人稍安——那阵微弱的被动涟漪并未引发样本的实质性异变,更像是一种……“应答”。
仿佛沉睡的装置,接收到了某个极其微弱的唤醒信号,本能地“哼”了一声。
信号源依旧成谜。
指向“新京”的怀疑并未消除,但缺乏直接证据。
另一种可能性浮出水面——这些“种子”本身,是否就内置了某种随时间或环境规则浓度变化的“自启动”程序?
“我们需要更主动的监测,不能只等‘基石’或者意外来给我们提示。”
沈鸿在凌晨时分的紧急会议上提出建议,眼下的乌青昭示着他的疲惫与亢奋,“我提议,启动‘地脉监听’计划。”
“地脉监听”,是沈鸿团队在解析“熔炉”部分遗产后提出的一个设想。
利用利维坦沉睡时散逸出的、极其微弱的背景规则波动作为载体,像监听地下水流一样,感知更大范围内、尤其是地底深处的规则变化。
这个计划之前因技术风险和能量需求过高而被搁置,但此刻,似乎到了不得不为之时。
江季黎沉吟片刻,利维坦的稳定性关乎基地存亡,任何与之相关的异动都必须弄清。
“风险评估?”
“主要风险在于,我们的探测行为本身,是否会像一根针,刺醒沉睡的巨兽。”
沈鸿坦言,“但我们使用的将是极低功率的谐波共振技术,理论上,这就像在它耳边低语,而非呐喊。而且……赵小玥同志之前感知到的那丝来自地底的余韵,说明它并非完全死寂。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程度的、谨慎的‘交流’。”
“需要小玥参与吗?”苏婉清更关心人员安全。
“需要她的感知能力作为校准和预警。她是我们唯一能直观‘看到’规则变化的人。”
沈鸿看向江季黎,“我们会采取最严格的防护措施,监听过程全程在屏蔽力场内进行,一旦赵小玥发现任何异常,立刻终止。”
江季黎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点头:“批准启动‘地脉监听’计划一期。沈鸿总负责,陆岩提供安全保障,苏婉清负责赵小玥的身心状态监测。记住,我们的目的是预警和了解,而非刺激。一旦事态超出预期,我授权你们立刻中止,无需请示。”
计划迅速部署。
地点选在了基地下方一处废弃的、原本就接近地质活动断层的观测站,这里被认为更接近“利维坦”散逸能量的主要通道。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幽深的地下观测站内,各种粗大的线缆如同巨蟒般盘绕,连接着中央一台经过改造的、散发着幽蓝光芒的大型设备。
设备周围,多层能量屏蔽力场已经激活,发出低沉的嗡鸣。
赵小玥穿着特制的防护服,坐在主控台旁的感知席位上,头上戴着连接了多个传感器的额环,帮助她更精确地聚焦和量化她的感知。
沈鸿站在主控台前,深吸一口气:“启动低功率谐波发生器。频率,按计划序列A,逐步提升。”
“谐波发生器启动,频率注入开始……”技术人员重复指令。
设备发出细微的蜂鸣,一股极其微弱、经过精心调制的规则波动,如同投入深潭的一缕蛛丝,缓缓向下方的岩层渗透。
赵小玥闭上了眼睛,全部心神都沉入那片规则的“深海”。
初始阶段,一片混沌与黑暗。
只有“秩序绿洲”带来的稳定背景波纹,以及更深处那庞大、沉重、仿佛亘古不变的“存在感”——那是利维坦沉睡的规则实体,如同横卧于地脉之中的山脉,仅仅是其存在,就扭曲了周围的规则结构。
“频率提升至B段。”沈鸿下令。
注入的谐波稍微增强。
赵小玥的“视野”中,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原本混沌的地脉规则中,出现了一些如同极光般飘忽不定的色彩丝带,那是不同性质规则能量流动的痕迹。
偶尔,会有一些规则的小型“涡流”一闪而过,像是深海中的暗流。
“监测到非注入性规则扰动,强度一级,来源深度约三公里,疑似自然规则现象。”
赵小玥根据培训,冷静地汇报。
“记录坐标和特征。”
沈鸿回应,目光紧盯着自己面前的数据屏,上面的曲线只有极其微小的波动,与赵小玥的描述基本吻合。
她的能力,确实是无可替代的传感器。
“频率提升至C段,接近理论监听阈值。”
谐波注入的强度再次提升。
这一次,变化更为明显。
赵小玥“看”到,那些飘忽的规则丝带变得更加活跃,颜色也愈发鲜明。
她甚至能隐约分辨出其中一些丝带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仿佛地底深处存在着多个规则能量的“源点”或“通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