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后,老街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人来拍照、听故事,甚至有开发商改变了计划,决定修复老街,而不是拆掉重建。
张爷的院子里,海棠花开得更盛了,他笑着对林仲秋说:“托你的福,这老街能活下去了。”
林仲秋的属性面板里,“技能”栏多了“木匠基础”,“共情洞察”的等级又升了一级。
她看着自己手上的老茧,突然明白:所谓演技,不过是把别人的日子过进自己的生命里;所谓搞事情,不过是让那些快要被遗忘的时光,重新在阳光下闪光。
《青石板上的岁月》热播时,林仲秋接了个更“接地气”的角色——电影《废品里的春天》里的收废品师傅“赵大海”。
赵大海每天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喊着“收废品喽”,却有双“变废为宝”的巧手,能把别人扔掉的旧台灯修好,把破木板改成小桌子,给捡来的流浪猫做个窝。
“收废品的,眼里不能只有‘废品’。”林仲秋跟着收废品的刘叔跑了两个月,学会了怎么捆纸壳、怎么分塑料瓶、怎么给旧家电估价。
刘叔的三轮车上总放着个工具箱,里面有螺丝刀、钳子、胶水,遇到别人扔的旧家具,他会停下来看看,能修的就修修,送给需要的人。
“你看这旧椅子,”刘叔一边修椅子一边说,“就是螺丝松了,紧一紧就能用。就像人,有时候遇到坎儿,不是过不去,是没人帮一把。”
林仲秋跟着修了半个月,居然真的把一把快散架的椅子修好了。
电影里有场戏,赵大海在收废品时,捡到一个被扔掉的旧书包,里面有本写满字的笔记本。
他没把书包卖掉,而是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问,最后找到了失主——一个丢了书包急得哭的小女孩。他把笔记本递给女孩时,笑着说:“这本子写得真好,可不能丢。”
这段戏播出后,#赵大海的温柔# 冲上热搜,有网友说:“以前觉得收废品的脏兮兮,现在才知道,他们收的不是废品,是别人不要的念想。”
拍赵大海给流浪猫做窝的戏时,林仲秋真的用捡来的纸箱和旧棉絮做了个窝。
她的手法不算巧,窝有点歪,却透着一股子暖意。“赵大海的窝哪能那么规整?”她笑着说,“能遮风挡雨就行,猫不挑。”
电影里有段赵大海和邻居的对话,是林仲秋根据刘叔的日常加的:
“老赵,你收这些破烂能赚多少钱?”
“赚不了多少,图个乐。你看这旧台灯,修好能照亮;这破木板,改成小桌子能放东西。啥都是好的,就看你会不会用。”
这段话被网友称为“废品哲学”,有人开始学着修补旧物,说“别总扔,修修还能用”。
刘叔的三轮车也火了,有人特意把旧家电给他,说“赵师傅,你修修,送给需要的人吧”。
林仲秋的“搞事情”,这次搞到了废品堆里,却搞出了一股子生活的智慧。
她没再理会娱乐圈的浮华,只是把刘叔送她的那把钳子收好——那上面,有他和赵大海、和刘叔、和所有在平凡日子里认真生活的人,共同留下的温度。
拍完《废品里的春天》,林仲秋接了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兽医老杨》,饰演在乡村行医三十年的兽医杨春花。
这个角色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给猪牛羊看病,手上总沾着动物的粪便,却会在给难产的母牛接生时,守在牛棚里一夜不合眼。
“演杨春花,得先懂‘牲口的命也是命’。”林仲秋在乡下兽医站待了半年,跟着兽医李叔学给猪打针、给牛接生、给鸡喂药。
李叔的“土办法”特别多——给发烧的猪灌辣椒水,给拉稀的羊喂灶心土,给难产的牛按摩肚子,虽然不科学,却在缺医少药的乡下救了不少牲口。
“你看这针管,”李叔一边给猪打针一边说,“得斜着扎,避开血管,不然猪会疼得跳起来。就像给人看病,得知道疼在哪,才能下药。”
林仲秋跟着练了三个月,才终于敢给猪打针,手上被猪拱了好几个包。
电影里有场戏,暴雨的夜晚,杨春花去给邻村的母牛接生,母牛难产,情况危急。
她没慌,一边给母牛按摩肚子,一边让主人烧热水、准备干净的布,忙活了整整一夜,终于把小牛犊接了下来。
当小牛犊发出第一声啼哭时,她瘫坐在泥地里,笑了,脸上混着雨水和泥。
这段戏被观众称为“年度最震撼镜头”,有农村出来的网友说:“这就是我们村的兽医!为了一头牛,能在泥地里滚半夜,比亲爹还上心。”
道具组准备的“药箱”太新,林仲秋自己动手“造旧”——在箱子上划几道划痕,在药瓶上贴上手写的标签,连里面的针管都换成了李叔用了五年的那个,上面的刻度都磨没了。
“你看这针管,”她指着上面的划痕,“是上次给公牛打针时,被牛蹄子踩的,李叔没舍得扔,说‘还能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