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核心的成功点亮与初步实用化,如同在曙光据点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注入了一剂强效的活力素。它不仅带来了稳定而洁净的能源,更点燃了人们心中那簇几乎被残酷现实磨灭的希望之火。林风回归后,几乎没有停歇,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了将原型机向实用化、规模化推进的紧张工作中。
原本就熙攘的工坊,如今更是成了整个据点跳动的心脏。在凌那近乎苛刻的精密统筹和阿亮那仿佛永不枯竭的热情与干劲带领下,众人利用从机械厂废墟中带回来的宝贵工具、稀缺材料以及部分尚能运作的二手设备,成功搭建起了一个以优化后的“星火”核心(经过林风不眠不休的数次调试,其能量输出稳定性大幅提升,转化效率也艰难地爬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为心脏的小型、独立的供能网络。
这个网络的覆盖范围被精心规划,优先确保了几个关键节点的运作:工坊的核心制造与研发区必须灯火通明,确保技术攻坚不受影响;医疗点需要稳定电力驱动那些愈发精密的检测和治疗仪器,这是生命的保障;通讯室必须时刻保持与外界(主要是“铁砧”前哨站)的联络畅通,这是信息的生命线;此外,几个位于围墙制高点的自动防御节点也被接入了网络,它们装备着改装后的能量武器,是据点的钢铁獠牙。
当第一盏依靠“星火”能源驱动的、功率远超以往任何照明设备的新型照明灯,在废土苍茫的暮色中骤然亮起,散发出如同小型太阳般稳定而耀眼的白光时,整个据点先是陷入了一片短暂的、难以置信的寂静,随即,震天的欢呼声如同火山喷发般响彻云霄!这光芒不仅彻底驱散了工坊角落积年的昏暗,更像是一把利剑,劈开了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对无尽黑夜的恐惧阴霾。
“他娘的!老子活了这么多年,头一回觉得晚上也能跟白天似的敞亮!”阿亮双手叉腰,仰头看着那盏散发着温暖光芒的灯,咧开的大嘴几乎要扯到耳根,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与激动,“这下好了!晚上巡逻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担心踩到变异蜈蚣了!工坊的兄弟们也能甩开膀子干到半夜,不用担心眼神不好把零件装反喽!”
更为立竿见影的实际效益接踵而至。那几柄被视为镇据点之宝的能量步枪,连接上林风设计的专用快速充能接口后,原本需要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分配使用的珍贵能量电池,如今可以实现高效的轮换补充。虽然受限于“星火”核心的总输出功率和充能速度,还远达不到无限火力的程度,但持续作战能力和火力投射密度,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瑶视若珍宝的那些精密医疗设备,如血液分析仪、便携式影像系统等,终于不再是昂贵的摆设。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使得快速诊断、针对性治疗成为可能,极大地提升了重伤员的存活率和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甚至,在王叔的鼓捣下,他们还利用富余的电力成功驱动了一台小型潜水泵,将深井中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抽到新建的、带有简易过滤系统的蓄水池中,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取水的劳动强度和风险,也意味着据点向着更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星火”带来的改变是渗透到据点方方面面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一种积极向上、求知若渴的氛围在据点内弥漫开来。林风敏锐地抓住了这股势头,他将更多关于能量基础理论、材料物理性质、基础机械原理等经过他消化和简化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出来,交由逻辑清晰的凌和耐心细致的小瑶组织大家学习。很快,据点里自发形成了几个技术兴趣小组,晚饭后围坐在“星火”提供的明亮灯光下,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成了新的风景线。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下,林风的内心却始终紧绷着一根弦。维克托莉亚那条言简意赅、却重若千钧的警告——“小心‘星环’的眼睛”,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他危险的临近。他一边高效地指导着据点的技术跃进和日常运作,一边以更大的精力,暗中强化了对据点周边区域的监控与侦察体系。
他亲自动手,对那几架从机械厂带回来的侦察无人机进行了全面升级,换装了更灵敏的多频谱传感器、加装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数据链,并利用“星火”能源为其配备了续航时间更长的能量电池。由眼神锐利的凌和心细如发的小瑶轮流操作,对以据点为中心、半径十公里内的扇形区域,进行着高频率、无死角的常态化巡逻扫描。同时,他也开始有针对性地训练阿亮和几名头脑灵活、身手敏捷的年轻人,传授他们基础的潜伏、追踪、反追踪以及野外生存技巧,旨在打造一支属于据点自己的、能够执行外围侦察和预警任务的精锐小队。
平静而充实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一周。这天傍晚,夕阳如同一个巨大的、即将燃尽的火球,将天边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负责监控无人机实时画面的小瑶,突然发出了一声带着疑惑的轻咦,立刻引起了正在旁边讨论武器改进方案的林风和凌的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