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战的成功与惊险,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据点内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兴奋、后怕、自豪、紧迫……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都化为了更加专注和紧迫的行动力。大家都清楚,好运不会永远眷顾,真正的生存必须依靠绝对的实力。
凌经过短暂的休息和伤口处理(主要是被粘网拉扯造成的皮肤擦伤和轻微肌肉扭伤)后,立刻投入了工作。她没有沉浸在脱险的庆幸中,而是凭借其顶尖战士的素养,开始极度冷静和客观地复盘整个遭遇战过程。
她找来一块相对平整的金属板,用烧黑的木炭条在上面细致地勾勒出当时的地形、怪物出现的位置、自己的移动路线、以及阿亮支援的弹道。
“喷网者的有效射程大概在二十米到二十五米之间。”她指着自己最初被击中的位置,“它的网速很快,几乎无法靠反应躲避,但喷射前其腹部会有明显的鼓胀和收缩动作,大约持续一秒到一点五秒,这是唯一的预警。网的范围很大,覆盖面积约三平方米,粘性极强,常规手段难以挣脱,小瑶的解胶剂效果显着,但喷洒后需要十秒左右才能完全生效。”
她又指向代表高速爬行者的标记:“这种怪物速度是最大威胁,爆发冲刺时速度可能超过每小时六十公里,且变向极其灵活。它的听觉和震动感知异常敏锐,我怀疑我最后调整狙击位置时,鞋底摩擦地面的微弱震动就被它捕捉到了。它的甲壳硬度高于普通镰刀怪,弩箭难以穿透,弱点可能在腹部和关节处,但很难命中。它们协同意识极强,绝非各自为战。”
这份极其详尽的实战分析,价值远超干掉一两只怪物本身。它让所有人对新型敌人的威胁有了最直观和清醒的认识。
阿亮和王叔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后背发凉的同时,也更加佩服凌的专业。阿亮也补充了自己射击时的感受:“发射器后坐力比预想的大,站立射击精度很难保证,最好有支撑点。那弹头飞出去有点飘,超过七十米估计就看运气了。”
基于这些宝贵的反馈,改进工作立刻有了明确的方向。
林风负责的发射器改进首先取得进展。他借鉴了旧时代无后坐力炮的一些设计,在发射管尾部加装了一个简单的泄压孔阵列,并重新设计了肩托和腰托的形状,使其更能贴合人体,分散后坐力。虽然无法根本消除后坐力,但至少让射手不至于被撞得东倒西歪。他还用工坊精加工了一个简单的可调式照门,替换了原来那个粗糙的铁片准星,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提供了微调的可能性。
小瑶则开始尝试调制不同配比的“噬骨酸”。针对高速爬行者这类甲壳更厚的目标,她尝试增加稀土化合物的浓度,并加入少量从腐蚀液废料中提取的、能微弱干扰能量结构的未知成分(医疗舱分析出的),试图制造一种“强蚀穿”型号。当然,这种型号的稳定性和对储存器皿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小心地对待。
她还改进了“解胶剂”的配方,使其生效时间缩短到了五秒左右,并开始尝试将其做成投掷式的小玻璃瓶,或许能在遭遇战时用来反制喷网者的攻击,或者营救被困的队友。
阿亮和王叔的生产组装工作也逐渐摸索出一些门道。他们利用工坊制造了几个简单的定位夹具,虽然还是手工操作,但零件的对齐和压装效率提高了,废品率开始稳步下降。合格弹头的日产量终于艰难地突破了五枚大关,并且其中两枚已经使用了林风新制造的可充电电池。
能源小组(主要是林风自己)的进展则相对缓慢。充电单元的功率限制依然存在,即使使用了维克托莉亚新送来的高效催化剂,将一枚标准电池充满仍需一个小时左右。林风不得不考虑建造一个多口的充电阵列,同时为多块电池充电,但这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时间。
就在改进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维克托莉亚的通讯再次不期而至。这一次,她的语气不再是之前的试探或交易,而是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林风,你们对那两种新怪物的分析报告,我收到了。有点意思。”她先是肯定了一句,但立刻话锋一转,“但现在没时间让你们慢慢改进玩具了。‘磐石堡垒’的人有动静了。”
林风心中一凛:“什么动静?”
“他们分出了一支小队,大约五六个人,装备精良,正在试图从侧翼接近研究所大门。看样子,是想趁我们都被新型怪物吸引注意力的时候,进行技术侦查,或者…安装什么东西。”维克托莉亚的声音透着冷意,“我不管他们想干什么,都不能让他们得逞。”
“你的‘猎犬’小队呢?”林风反问。
“他们另有任务,暂时无法调动。”维克托莉亚的回答滴水不漏,“而且,正面冲突不符合目前的利益。我需要你的人,用你们那种‘悄悄’的方式,去阻止他们,或者至少,搞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