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敬德领命而去。
“知鉴院北地分院麓北总领处小旗陈良叩见世子殿下,”回到都司衙门,一名探子手持肖弋的印信求见林枫。
“起来说话,是肖大人来了北地吗?”
“是的,肖大人请世子移驾百伦楼!”
“你回去告诉肖大人,本官稍后就到。”
“遵命!”林枫没有叫上任何人,悄悄离开了都司衙门,
百伦楼厢房内,林枫见到了肖弋,前不久还精神抖擞的肖弋肉眼可见的疲惫。
“世子殿下,出大事了,据卑职调查核实麓北、青本、甘定三省去年的特大旱灾纯属子虚乌有,是三省的地方官员上下联手,骗取朝廷免税的政策,侵吞了三省一年税收。这是三省百姓缴纳赋税的证据,还有当地税官的印信,恳请殿下派兵协助查案!”
林枫接过厚厚文书资料,看着密密麻麻的官员名字,陷入了深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够串联三省官员,共同作假。肖弋不敢打搅林枫,静静等候林枫的反应。
“朝廷的稽查官员到了麓北没有,查到了什么?”
林枫很奇怪,为什么不把证据给钦差,毕竟朝廷有法度,给都司衙门名不正言不顺。
“督察院、刑部、大理寺的人都到了,刑部的黄大人一直在暗访,实际上早被地方官盯梢了,三司没有任何收获。上周北庭府的府主任志高去了马家,之后就没有消息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卑职安排的人正在核查。”
“你是怎么发现去年特大旱灾是假的?百姓缴纳税赋的证据又是从哪儿弄来的?收上来的粮食到哪儿去了?”林枫一连问了好几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说来惭愧,知鉴院在北地的探子集体被侵蚀,上报了完全不实的信息给圣京,陛下雷霆震怒,责令卑职清洗后,重新安排的人进入麓北。一开始也没什么收获,在一次外勤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队押运粮食的府兵,押送的粮食还特别多,就尾随过去,结果押送车队竟然进了马家的仓库,摸进去之后发现马家粮仓存放大量的去年陈粮,通过秘密调查,这些粮食就是从百姓手中收上来的田税,其中麓北总共有三十万多石,是北地最大的产粮基地,青本有八万多石,甘定更少只有六万多石,这些粮食分别马家、欧阳家的分布在各地的粮仓内,对外宣称是从外省购买的粮食,而后顺瓜摸藤,调查了三省收税的数量,百姓缴纳的官府凭证,最后数据一一都对上。”
“这只能说明三省确实向百姓收税了,但是朝廷下令免的是田税,丁税没有免除,这不能作为证据说三省欺瞒朝廷,更不能证明马家、欧阳家粮仓的粮食就是收上来的田税。”林枫虽然不谙政事,但自小在皇家学院学习,还是懂得一些政务上的事情。
“但是这些数据都对的上,其中肯定有猫腻。”
林枫不可置信的看着肖弋,这就是知鉴院的院首,没证据就要强按罪名给世家,以为世家豪强都是吃素的。绍武帝身边都这种货色吗?让林枫不禁想起杨瑞和,那家伙可是文武全才,对事情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是个厉害的角色。
“你的调查方向错了,你应该是核查马家、欧阳家囤积大量粮食的目的是什么?”
“殿下所虑的是?”
“北地稳定的根源在于水源和粮食,马家、欧阳家大量囤积粮食,他们想干什么,这才是你们需要查清的事情。至于侵吞国家税赋,你也没证据说明他们侵吞国家税赋的?”
天历帝死后,地方豪强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原先定的八百护院兵丁,早被抛到脑后,有些豪强世家都能养兵三千,甚至更多,成为了朝廷最不稳定因素。
囤积粮食,投机生意,这些商业上的事情,林枫不想管,也没有理由去管,知鉴院调查的方向,明显偏离本质了,肖弋原先是绍武帝侍卫,林枫自小就认识,才忍不住提醒一下。
肖弋被林枫说得满脸通红,其实也不能怪肖弋,他本是绍武帝的贴身侍卫,负责保卫绍武帝的安全,对这些事情也一知半解,只是知鉴院这个机构,需要绝对忠诚的人掌握,就把肖弋调过去任知鉴院院首。
“我已下令驻地的卫军密切关注麓北的情况,一有消息,就马上通知你,现在你往两个调查方向去调查,一是马家、欧阳家囤积粮草的目的,二是这批粮食他们是怎么弄到手的,其中是否有跟地方官府有勾连,查清这两件事,才好有下一步的行动,军队是国之利器,轻易不要动用,稍有不慎,会引起滔天大祸。”
林枫看肖弋没有说话,继续跟他说道。肖弋忙不迭的点头,保证一定能做到,之后林枫离开的百伦楼。
“院首,这林都指挥使年纪不大,口气不小,都教训起您来了。”林枫刚走,一个人影即出现在肖弋身后。
“闭嘴,那是慕王世子。”肖弋虽然心里不舒服,明面上还是训斥了下属。
肖弋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明明自己执行陛下的计划,只要落实三省假传圣旨,陛下就有理由把三省的官员清洗干净,到时候充实自己的人,这么好的借口,林枫竟然无动于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最后的一位将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最后的一位将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