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六年(帝国历六二六年)春,朝廷第一次大朝会正常召开,宣政院六部九卿,都督府、督察院等齐聚一堂,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皇上驾到!”
绍武帝身穿明黄龙袍,头戴冕旒,步履轻盈而稳健,快步走到龙椅跟前,端坐在金銮宝座上。
群臣躬身拱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接着绍武帝下令,朝廷度支大会正式开始。
首先开始的是大周二十三个行省布政使司汇报本省地方治理情况、军事部署、财政收支、法律实施和文化教育状况等。
之后是六部汇报了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及财政收支。
最后是丞相左伯玉做总结:邵武五年,岁入折合白银三千一百七十三万两,支出共计白银五千七百三十六万两,财政赤字达二千五百六十三万两。
主要原因北方三省麓北、青本、甘定发生旱灾,减免的一年税赋,朝廷税赋重地广南、博威发生民乱导致税赋锐减,加上在两省用兵,军费开支增列了六百多万两。
另外太皇太后万寿盛典,工部奉旨修建设万寿楼支出一百多万两,如此种种支出。
总的话来说了,朝廷没钱了,要么就不要赈灾,要么就给农民加点税,皇帝你看着办吧。
绍武帝及亲信的大臣脸色越听越黑,给农民加税,那是取死之道,但是不赈灾更是不行。
广南、博威又不得不剿匪,问题是朝廷财政即将枯竭,剿匪都是地方政府自筹或者募捐来的,很多时候,将士们饿着肚子在作战。
尤其博威,山林地带,运兵、转兵非常困难。
这时,监察御史齐澄出列说:“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臣反对免除麓北、青本、甘定三省的税赋,臣在户部核查到,三省布政使司上报的旱灾有夸大事实的情况。
据臣了解,三省是发生了灾情,几个县受到波及,很快控制住了,春耕或许有影响,秋收肯定没有问题。
当地官员为了朝廷免除税赋,极其夸大灾情,而布政使司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没有查清事实的情况下,上报了朝廷骗取了免税的政策。
实际上三省的百姓仍旧照常上缴税赋。因此臣弹劾麓北、青本、甘定三省八十二县官员上下联手,监守自盗,贪污官粮,请皇上下令彻查”。
齐澄的话语就像一个炸弹,顿时掀起狂风暴雨。
“督察院、户部核实过三省灾情情况吗?”绍武帝忍着怒气问道。
“启奏皇上,督察院和户部侍郎郭大人分别派遣了官员前往麓北、青本、甘定三省核实,所闻所见均是旱灾严重,赤地千里,民无食而吃树皮,观音土,亟待朝廷赈济。
臣依法上奏减免赋税,并无不妥,不知齐大人怎么知道三省的灾情存在瞒报的情况?”左都御史田伯均出列说道。
“田大人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三省如果出现重大旱灾,食不果腹,为什么三省均未出现大量的流民,而且商贾也没有停止三省商业活动。”
“那是三省官员上下一心,把灾情控制的很好,才未引起民乱。”
“启奏皇上,这是臣派人到三省收集到的证据,请皇上御览。”
齐澄把奏折呈了上去。
绍武帝看到奏本上的内容,脸色大变,内容详细记载了麓北、青本、甘定三省百姓上缴税赋的具体数据,还有商贾进入三省的数据,这还是朕的大周吗?
“来人把督察院左都御史田伯均、户部右侍郎郭春恒以及前往三省的官员、三省的布政使全部羁押到刑部,待事情查清后处理。
着知鉴院、刑部、大理寺即刻派人麓北、青本、甘定三省理清事实,不得有误。”
“陛下不可,事情尚未查清事情缘由,羁押朝廷股肱大臣,怕是要寒了众臣之心,请陛下三思!”
丞相左伯玉出声制止道。
督察院、户部及三省布政使都是他们的党羽,不管犯了什么错,肯定是先保住的他们再说,不然以后谁还跟着自己走。
“丞相是认为他们无罪吗?”齐澄说道。
“齐大人不用给我扣帽子,本相只是说没有查清之前,就羁押到刑部大牢,甚为不妥,老夫建议先把他们禁足在府内,待查清事实,再做处理。”
“来人啊,送田大人、郭大人回府。”还没等绍武帝开口说话,左伯玉就叫宫廷侍卫进来。
“丞相大人,皇上还没开口,你这是僭越乱权。”
杨瑞和气急怒喝道。
“皇上也同意我做法的,是不是,皇上。”左伯玉淡淡的对着绍武帝说道,绍武帝坐在龙椅上,双手紧握拳头,咬着牙根,身形抖了抖,过了好一会儿。
“就按丞相的意思办。”
“杨大人,你看皇上都同意了,你还瞪着我干什么?”
左伯玉笑眯眯地对着杨瑞和说道。
杨瑞和哼得一声,不再看他,生怕压不住火对他动手。
“有事奏事,无事退朝。”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谁都没心思再奏事了,就散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最后的一位将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最后的一位将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