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二十八具唐使虚影,似是感应到跋文的力量,突然齐齐屈膝,对着王玄策与蒋师仁深深一拜——那是臣子对使臣的礼,是兄弟对活人的谢。王玄策连忙抬手,节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金线托起虚影:“弟兄们,不必多礼!当年你们以血护佛骨,今日我与蒋校尉,定要让你们魂归长安,让天可汗知道,你们没有辱没大唐的节杖!”
话音刚落,《大唐西域记》原稿突然发出金光,跋文的字迹脱离纸页,在空中组成一道光幕,光幕上浮现出长安的轮廓——朱雀大街的车马、大慈恩寺的塔影、鸿胪寺的匾额,甚至能看到驿馆门口,老陈的妻儿正踮脚张望,等着他带着胡饼回家。虚影们望着光幕,眼眶里渗出晶莹的泪滴,那些泪滴落在金莲上,化作一颗颗珍珠,顺着花瓣滚落,融入“往生阵”的光膜中。
“王正使!银针有异动!”蒋师仁突然指向空中,只见金线串联的银针突然调转方向,针尖对准《大唐西域记》原稿,针尾泛起红光——那是“塑魂”的信号!王玄策立刻反应过来,节杖往地上一顿,对着身后的八千骑人马喊道:“吐蕃百夫长!率三百骑守住佛龛!泥婆罗将领!带五百骑护住手稿!今日谁敢动我大唐的英灵与圣物,格杀勿论!”
吐蕃百夫长立刻应声,赤甲骑兵迅速围拢佛龛,牦牛角号再次响起,声震四野;泥婆罗将领举起弯刀,青灰皮铠的骑兵列成防护阵,将手稿与光阵护在中央。蒋师仁提着陌刀,站在王玄策身侧,刀面上的“超度仪轨”真本仍在发光,与手稿的金光、光阵的金芒交织在一起,在王宫正殿上空,织出一道横跨天地的金色光柱。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断足再次踏入光阵,这一次,他清晰地感受到阵眼传来的牵引力——金线顺着他的手臂,将他的内力引入“往生阵”,银针随着内力流转,在虚空中刻出“塑魂”二字。二十八具唐使虚影突然飘至阵眼周围,与银针、金线、手稿的光芒融为一体,老陈的声音终于清晰地传来,带着笑意,也带着释然:“玄策,师仁,多谢你们……能再看一眼长安,值了。”
蒋师仁握紧陌刀,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滴在刀面上的仪轨真本上,激起一圈圈光纹:“老陈!我们带你们回家!回长安!喝最烈的酒!吃最香的胡饼!”王玄策望着虚影,用力点头,节杖高举过头顶,鎏金杖头的铜铃响彻王宫:“弟兄们!卯时已过,辰时将至!今日,我们在天竺王城,为你们塑魂,为佛骨铸金身!让天竺人看看,我大唐的忠魂,永不消散!让长安知道,你们的血,没有白流!”
《大唐西域记》原稿的金光越来越盛,隐形跋文的最后一句“忠魂归处是长安”在空中亮起,银针突然加速旋转,金线紧紧缠绕住虚影,“往生阵”的光膜泛起涟漪,二十八具唐使虚影开始变得凝实——老陈的胡饼散发出香气,小李的翻译册哗哗作响,老张的奏疏终于展开,露出后面未完的字句:“臣等虽死,愿以血护佛骨,以魂守大唐……”
远处的天竺僧众再次跪拜,梵唱声比先前更加肃穆;吐蕃与泥婆罗的骑兵们,齐齐举起兵器,对着光阵的方向行礼——他们或许不懂“往生阵”的玄妙,不懂唐使与长安的羁绊,却看懂了那份跨越生死的忠烈,看懂了大唐节杖所承载的尊严。王玄策站在光阵中央,断足的金线与银针、手稿、虚影交织,他知道,“塑魂”即将完成,接下来,便是“金身重铸”——那是文成公主的密令,是玄奘法师的遗愿,更是二十八名唐使,用生命守护的最终使命。
第四节 :梵音归唐
《大唐西域记》原稿上的隐形跋文刚化作“忠魂归处是长安”的金光,王玄策便双手捧起绢册,猛地将其按入身前的佛光之中——原稿纸页触及佛光的刹那,三百道金虹突然从佛骨真身中迸发,如利剑般贯入云霄,刺破曲女城清晨的薄雾,在天际交织缠绕,竟组成《唐律疏议》“忠烈篇”的立体金字!
每一个金字都泛着琉璃光泽,“诸烈臣忠节死国者,赠官荫子,魂归配庙”的字样悬浮在高空,笔画间流淌着淡淡的檀香,与玄奘手稿的墨香、佛骨的金光交织在一起。王玄策仰头望着天际的金字,节杖顶端的铜铃突然与金虹共鸣,发出清脆的声响,断足处的金线顺着佛光往上攀爬,紧紧缠住一道金虹,将“忠烈篇”的字句引向下方的二十八具唐使虚影——老陈的虚影触到金字时,朝服上的血渍瞬间消散,露出里面崭新的绯色官袍,那是太宗皇帝当年赐给鸿胪寺密探的制式朝服。
“王正使!金虹引动云层异动!”蒋师仁提着陌刀踏至阶前,甲胄上的赤金色光纹与天际金字遥相呼应,他望着云层中翻滚的暗紫色气流,突然想起玄奘手稿中记载的“钟鸣归魂”——当年佛骨被劫时,随骨一同遗失的,还有一口贞观年间铸造的青铜钟,钟内藏着太宗皇帝的敕令,唯有唐使的刀气与佛骨的佛光共振,才能震出此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