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殿门被猛地撞开,吐蕃将领论赞婆带着十几个骑兵冲了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敌军的箭羽:王正使,泥婆罗军已控制东门,阿罗那顺躲在后宫,要不要末将现在就去擒他?
王玄策摇了摇头,指了指地底的手掌和怀中的玉玺:不急,先让他看看这些。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彻骨的寒意,我要让他当着所有天竺贵族的面,认下伪造诏命、屠杀唐使的罪,然后,用他的血,来祭我们的弟兄!
蒋师仁握紧陌刀,跟着王玄策向殿外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身后,二十七条使节的手掌静静摊开,掌纹中的青铜卦钱在阳光下闪烁,像是在无声地呐喊——他们的冤屈,今日终将得雪;大唐的威严,今日终将重振!
第二节 :卦钱辨伪
王玄策指尖挑起一枚青铜卦钱,钱沿还沾着使节手掌的血垢,随着他手腕轻转,卦钱突然蒸腾起淡红色血雾。那血雾并非消散,反倒如活物般在空中盘旋凝聚,竟化作《卫公兵法》中早已失传的“诛伪阵”图谱——光痕交错如刀,被殿内玉玺透出的玉光映得愈发森白,阵眼处“辨奸”二字的光纹,正对着殿外后宫方向微微震颤,似在锁定伪诏的源头。
“王正使!这阵纹竟能显形!”蒋师仁握紧陌刀,玄甲上的血珠顺着甲片缝隙滴落,他望着空中悬浮的光痕,想起去年使团随行的老将军曾提过,《卫公兵法》的“诛伪阵”需以忠臣血为引,方能辨明世间虚妄,当年李靖平定突厥时,便是用此阵识破了颉利可汗的诈降计。此刻阵纹森白如霜,显然是地底二十七条使节手臂的血意,正借着卦钱之力倾诉冤屈。
王玄策未语,只抬手将卦钱抛向空中。血雾凝成的阵纹骤然扩张,光刃擦着殿柱掠过,将廊下悬挂的天竺王室旌旗劈成两半。蒋师仁见状,陌刀横握,猛地劈向身前血幕——刀气如惊雷炸响,不仅震散了挡路的血雾,更顺势劈中殿中御案的龙首。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檀木龙首碎裂飞溅,御案内侧竟露出玄奘法师当年西行时刻下的“五天竺王权注”,墨迹虽已淡浅,却能看清“王权非兵戈所夺,乃民心所归”的字迹。而在注文旁,一张被篡改的禅让诏正从木纹中渗出灰白色粉末,凑近便闻见熟悉的香气——是鸿胪寺特制的解毒香灰,去年他们出使时,文成公主曾赠过同款香饼,说此灰能解天竺瘴毒,更能显露出篡改文书的墨迹。
“这禅让诏是假的!”蒋师仁上前一步,指尖沾了点香灰,只觉指尖微麻。他想起阿罗那顺昨日在城楼上宣称,自己是受前王禅让才继承王位,当时便觉得荒谬,此刻见诏书上被香灰晕开的字迹,果然有多处篡改痕迹——原本“传位亲弟”的字样,被人用墨块覆盖,改成了“传位阿罗那顺”,墨迹边缘还残留着香灰未吸尽的油光,显然篡改时日未久。
王玄策俯身细看,突然注意到御案裂缝中嵌着几片铜佛碎片。那碎片正是方才飞入殿中的铜佛残核所化,此刻随着香灰渗出,竟缓缓嵌入灰堆之中。就在碎片触到香灰的刹那,殿内玉玺突然发出一声轻鸣,所有印文竟逆向流转,原本向下流淌的血珠倒卷而上,在殿中血泊里汇聚成一行行字迹——那是此前玺文破绽中未显的细节,此刻借着佛铜与香灰的之力,竟拼出了天竺谋士的笔迹漏洞:“永徽”的“徽”字,右半“攵”部被写成了“又”;“显庆”的“庆”字,底部“心”字多了一撇,正是中天竺首席谋士鸠摩罗的习惯性笔误,去年使团与天竺贵族议事时,蒋师仁曾见过他草拟的文书,字迹中这两处疏漏从未改过。
“是鸠摩罗!这伪诏定是他手笔!”蒋师仁怒喝,陌刀往地上一拄,震得地砖裂开细纹。去年使团被围时,正是鸠摩罗献策,让阿罗那顺以“唐使私藏天竺国宝”为由发动突袭,连使团中最擅长谈判的李录事,都被他用离间计诬陷成奸细,最后被乱刀砍死。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细密的骨碎声,紧接着,殿外冲进几个浑身是血的天竺史官,他们捧着的金册歪斜欲坠,刚踏入殿门便齐齐呕血。金册摔在地上,册页散开,露出内里暗褐色的材质——王玄策俯身拾起一页,指尖触感粗糙,凑近一闻,竟有淡淡的硝石味。
“这金册……是用唐军皮肤硝制的!”王玄策的声音冷得像冰,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他想起去年突围时,曾见天竺兵卒剥下弟兄们的衣物,当时只当是抢夺财物,如今才知,这些畜生竟用如此残忍的方式,将弟兄们的皮肤制成金册,妄图掩盖屠杀的罪行。册页间还夹着几枚细长的银针,针尾刻着极小的“鸿”字——是鸿胪寺密探的专属标识,去年随使团前来的密探赵九,身上便带着同款银针,用于传递密信。
蒋师仁看得目眦欲裂,伸手去捡银针,指尖刚碰到针尾,银针突然自颤起来。几枚银针挣脱册页束缚,在空中悬浮,随着玉玺的玉鸣声上下起伏,竟缓缓组成一行小字:“辰时三刻,佛骨镇玺”。那字迹娟秀,正是文成公主的笔意——当年王玄策出使吐蕃时,曾见过公主草拟的密令,笔画间的收笔弧度与此刻银针组成的字迹分毫不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