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镜阵现踪
曲女城头的晨雾尚未散尽,三百面青铜镜突然从垛口间拔地而起,镜面朝天斜指,像一片骤然绽放的金属莲丛。蒋校尉握刀的手猛地收紧,陌刀刀柄的缠绳勒进掌心——每面铜镜的镜背都铸着凸起的唐军徽记,“显庆廿五年”四个篆字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那是太宗皇帝在位时的年号,距此刻已有十余年,可徽记边缘的云纹依旧清晰,仿佛昨日才从工部工坊铸出。
“王正使!”蒋校尉的声音压得极低,喉间带着未散的硝烟味,“是咱们唐军的制式铜镜,怎么会出现在天竺人的城墙上?”
王玄策抬手按住腰间的节杖,鎏金节旄在风里颤了颤。他断过的左腿还隐隐作痛,去年使团遇袭时被阿罗那顺的人砍中腿骨,若非蒋校尉拼死断后,他早成了恒河里的浮尸。此刻他眯着眼望向城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节杖上的裂痕——那是28名使团同僚的血焐出来的痕迹,去年今日,就是在这曲女城百里外的山谷,他们带着大唐的国书、丝绸和医药,却被阿罗那顺的骑兵围杀,只有他和蒋校尉两人,踩着同僚的尸体逃出了天竺。
“不是日光。”王玄策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你看镜面。”
蒋校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猛地倒吸一口凉气。那些铜镜反射的不是清晨的朝阳,竟是一片片焦黑的纸页虚影,字迹在镜光里扭曲变形,有的字被烧得只剩残笔,有的则随着光线流动忽明忽暗。他瞬间想起了什么,声音都在发颤:“是《大唐西域记》的‘光战篇’!去年咱们在长安弘文馆见过残本,后来听说被天竺密使偷去焚毁了,怎么会……”
“是残页的光影。”王玄策拔刀出鞘,环首刀的刀锋映出他眼底的猩红,“阿罗那顺想用这个恶心咱们——用大唐的典籍,照咱们这些复仇者的脸。”话音未落,城头的镜光突然变亮,数十道光束直刺下来,像无数把锋利的光刃,朝着城下八千余骑人马扫来。那是从吐蕃借调的一千二百骑兵,还有从泥婆罗借来的七千铁骑,此刻正列着整齐的阵形,甲胄在光线下泛着金属光泽,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镜光,前排的骑兵忍不住抬手遮眼,阵形微微晃动。
“举盾!”蒋校尉厉声喝道,陌刀向前一挥,身后的亲兵立刻举起蒙着黑布的藤盾,挡住了迎面而来的强光。可王玄策却不退反进,环首刀迎着光束劈去,刀锋与光刃相撞的瞬间,竟发出金石交鸣的脆响。就在这时,他左腿上缠着的断足金线突然异动,那是文成公主当年赠予他的护身之物,用吐蕃金线编织而成,此刻却像活过来一般,顺着刀柄缠上刀锋,猛地刺入最近一面铜镜的镜钮。
“咔!”镜钮应声而裂,一面青铜遮光罩从镜后弹了出来,罩沿上刻着的“永徽廿七年”暗记,正被强光灼得发黑,边缘泛起焦糊的纹路。王玄策瞳孔骤缩——永徽廿七年,正是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的第三年,这遮光罩竟是她当年埋下的?可为何会出现在天竺的王城?
“蒋校尉,劈开光幕!”王玄策厉声下令,手中环首刀再次挥出,金线缠上遮光罩的边缘,试图将其掀开。蒋校尉应声而上,陌刀高举过顶,刀身上的寒芒与镜光交织,猛地劈向那片由镜光组成的光幕。“轰!”光幕应声碎裂,可震落的却不是青铜镜片,而是一个个密封的水银囊,囊身用天竺文字写着密密麻麻的符号,落地的瞬间裂开一道缝隙,水银顺着裂缝流出,映出里面记载的文字——竟是阿罗那顺用唐使眼球磨制的《眩目战法》!
“畜生!”蒋校尉目眦欲裂,陌刀猛地剁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去年使团遇袭时,他亲眼看见阿罗那顺的人挖出同僚的眼珠,当时只以为是虐杀,没想到竟是为了炼制这种阴毒的战法。城下的骑兵也看到了水银囊里的内容,吐蕃骑兵的首领猛地抽出腰间的弯刀,高声呼喝着吐蕃语,大意是要踏平曲女城,为唐使报仇;泥婆罗的铁骑则举起长矛,矛尖直指城头,发出震天的怒吼。
王玄策的手指攥得发白,环首刀的刀柄被汗水浸湿。他抬头望向城头,突然看见一尊铜佛残核从镜阵中飞出,那是曲女城大寺里的佛像碎片,佛身早已被战火熏黑,此刻却有暗红的液体从残核中渗出——是佛血!佛血滴落在青铜遮光罩内,与镜光交融的瞬间,竟将冰冷的镜光染成了金色,那些金色的光线在空中盘旋缠绕,突然凝成七条清晰的轨迹,正好避开了镜阵的七处盲射死角。
“是破解之法!”王玄策心中一震,连忙记下那些轨迹——阿罗那顺用唐使的眼球炼制战法,却没想到佛血能映出破解之道,这或许就是天道轮回。他正要下令让骑兵按照轨迹冲锋,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异响,连忙回头望去。
曲女城的城墙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不是常见的泥浆从缝中渗出,而是一颗颗圆滚滚的东西顺着缝隙滚了下来,落在地上发出“噗嗤”的闷响。蒋校尉弯腰捡起一颗,看清模样的瞬间,猛地将其掷在地上,声音里带着难以遏制的颤抖:“是……是咱们唐军的眼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