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踏着铜钱与指骨前行,断足的金线再次发烫,青铜指南鱼在怀中震动,七条密道的坐标在脑海中清晰浮现。他知道,今日不仅是为了二十八位兄弟,更是为了文成公主的嘱托,为了大唐的尊严。前方王宫的钟声已急促响起,阿罗那顺的守军正从四面八方涌来,但他身后,是八千余骑复仇的铁骑,是吐蕃与泥婆罗的忠诚盟友,更是大唐不可侵犯的天威。
蒋师仁此刻已率部冲进第三条密道,陌刀劈开迎面而来的守军,回头喊道:王正使,快跟上!粮仓就在前面!王玄策点头,横刀划破一名天竺士兵的咽喉,鲜血溅在铜钱上,与佛血混在一起,化作更鲜艳的红色。密道里的火把照亮了墙上的刻痕,那是当年鸿胪寺密探留下的记号,每一道刻痕都代表着一位死去的兄弟,如今,这些刻痕正指引着他们,走向最终的对决。
第二节 :卦钱指途
王玄策指尖挑起那枚穿在指骨上的卦钱,铜绿斑驳的钱体刚离秽土,钱纹里突然渗出淡金色光粒,在空中交织成半丈高的虚影。土墙上的沼气被光粒映得发绿,虚影竟顺着潮湿的墙皮舒展,组成《卫公兵法》中失传的“地道阵”图谱——纵横交错的光痕如蛛网铺开,主道旁岔出十七条暗路,每条路尽头都标着玄甲士兵的虚影,正是当年李靖平定突厥时所用的地道布防之法。
“王正使!这阵图...”蒋师仁的陌刀横在身前,刀身映出光痕的纹路,突然想起去年逃亡时,王玄策曾在篝火旁默写过《卫公兵法》的残篇,那时只当是故纸堆里的旧物,此刻才知竟是破城的关键。他手腕微沉,陌刀劈开眼前晃动的光影,刀气撞在土墙上震碎了半挂地洞蛛网,蛛丝飘落的瞬间,墙根处露出一块青石板,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梵文与汉文,正是玄奘法师当年西天取经时留下的“五天竺暗道注”——只是石板中间的岔路标注被人用利器篡改,刻痕新鲜得像是昨日才动过手,篡改处正渗出淡紫色的解毒药雾,雾气温润如露,落在皮肤上竟能压下秽土中的腐臭。
王玄策俯身摸向青石板,指尖刚触到篡改的刻痕,怀中的铜佛碎片突然飞出,“叮”地嵌入药雾之中。淡紫色雾团骤然翻腾,化作无数细小的光尘,顺着地道深处飘去。与此同时,之前漂在污水沟里的三百支人骨笛突然自鸣,笛音尖锐却不刺耳,在黑暗中交织成细密的声纹——每道声纹停顿的间隙都精准对应,竟在虚空中拼出天竺巡逻队的换岗时辰:子时一刻西巷换防寅时三刻北闸交接卯时整东门换哨,声纹间隙的长短恰是巡逻队视线盲区的时长。
“好个文成公主!”王玄策攥紧手中的卦钱,指骨上的铜锈蹭在掌心,却觉心口滚烫。去年使团遇袭时,他曾在驿馆见过公主派来的密使,那时密使只塞给他半块铜佛碎片,说“危难时佛骨引路”,如今才知这碎片竟是药雾的引信,骨笛的鸣响更是算准了敌军的换岗间隙。蒋师仁的陌刀在石板上划出两道刻痕,将换岗时辰记在刀背:“王正使,寅时三刻北闸换防时,正是我们突袭王宫的最佳时机!”
远处突然传来铁链拖拽的“哗啦”声,地道深处的沼气愈发浓重,混着一股腥甜的气味飘来。王玄策将卦钱插回腰间,抽出横刀贴墙前行,蒋师仁率着十名吐蕃锐骑紧随其后——这些吐蕃骑兵都是从一千二百骑中挑出的死士,牦牛皮甲下藏着短弩,腰间别着泥婆罗铁匠打的三棱刺。转过一道弯,地道豁然开阔,竟能容三骑并行,前方昏黄的火把光里,十几个天竺监工正举着青铜鞭抽打贱民,鞭梢落下时溅起的不是血珠,而是细碎的骨渣。
“那鞭子...”蒋师仁的声音发颤,陌刀握得指节发白。最靠近他们的监工扬起青铜鞭,鞭身缠绕的凸起在火光下格外刺眼——那竟是用唐军士兵的脊椎骨绞成,每节鞭骨上还残留着铠甲的铜钉痕迹,鞭节连接处暗藏着细小的金针,针尾刻着鸿胪寺密探独有的“羽”字记号。王玄策眯起眼,认出其中一节鞭骨上的刻痕,那是去年被杀的使团护卫统领的标记,此人当年随他出使天竺,脊椎骨竟被制成了监工的刑具。
吐蕃骑兵的百夫长猛地按住腰间的短弩,箭簇已搭在弦上,却被王玄策抬手按住。“莫急。”他指了指那些金针,只见铜鞭再次扬起时,金针突然自颤,从鞭节中弹出半寸,针尖渗出的淡金色液体落在地上,竟在腐臭的泥地里组成细小的字迹。蒋师仁屏息细看,那些字迹随金针颤动逐渐清晰,正是文成公主的密令:“寅时三刻佛骨照冥”。
“寅时三刻...”王玄策低声重复,突然明白铜佛碎片的用处。他摸出怀中的青铜指南鱼,鱼目里的铜佛碎片正泛着微光,与金针的金色液体遥相呼应。地道另一侧的贱民似乎察觉到异样,一个瘸腿的老贱民悄悄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左耳上戴着枚铜环,正是鸿胪寺密探的标识,想必是当年潜伏在此,如今混在贱民中等待时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